糖基化终末产物对大鼠肾脏微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及丙丁酚的保护作用

来源 :中国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ra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言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作为糖尿病的特征性并发症是终末期肾衰常见原因之一。糖尿病肾病主要是微血管病变,其机制可能与糖基化终末产物(advanced glyciation end products,AGEs)诱导的肾脏微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有关。AGEs是机体长期高血糖状态下体内蛋白质的氨基与醛基之间发生的非酶性糖基化反应的终产物的总称。糖尿病肾病微血管病变时,循环中AGEs与受体结合诱导氧化应激并影响内皮细胞内信号传导。丙丁酚(Probucol,普罗布考),化学名:4,4-[(1.甲基亚乙基)双(硫)]双[2,6-双(1,1-二甲基乙基)苯酚]。20世纪70年代就作为一种降脂药物应用于临床,最近的研究发现它不仅具有调血脂、抗氧化、抗炎、改善内皮细胞功能、抑制血管内膜增生等作用,在防治心血管疾病和延缓糖尿病肾病发展和改善肾功能等方面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实验通过建立糖尿病肾病的体外模型探讨AGEs导致大鼠肾脏微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的机制,以及抗氧化剂丙丁酚的保护作用的分子机制。方法体外分离培养大鼠肾脏微血管(RMEC)内皮细胞,将其分为正常对照组、AGE-BSA损伤组,丙丁酚干预组;应用TBA法、硝酸还原酶法检测各组细胞丙二醛(MDA)和NO浓度;采用RT-PCR法及Western-blot检测细胞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mRNA水平和还原型辅酶Ⅱ(NADPH)氧化酶蛋白表达;应用荧光显微镜观察核转录因子-κB(NF-κB)活化。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损伤组内皮细胞MDA浓度上升(p<0.05或p<0.01)、eNOS mRNA水平降低、细胞质NADPH氧化酶蛋白表达减少。AGE-BSA作用时间在30min和6h时培养液中NO浓度升高(p<0.05或p<0.01),而12h后NO浓度随着AGEs作用时间延长降低(p<0.05或p<0.01)。丙丁酚浓度在(10、20、50、100μmol/L)范围内以剂量依赖方式降低细胞MDA水平(p<0.05或p<0.01),抑制NADPH氧化酶蛋白活化,上调NO和eNOS mRNA水平。AGE-BSA刺激微血管内皮细胞后NF-κB表达部位由细胞质移到核内,作用30min时核内表达达高峰,而后持续高表达。讨论本实验中我们观察到从肾皮质分离并体培养细胞呈典型的铺路石外观,Ⅷ因子相关抗原阳性和Matrigel上形成管腔样结构,根据这些特征鉴定其为内皮细胞。多项研究表明氧化应激在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发病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循环中AGEs水平的增加是导致活性氧增加的直接原因。本实验中观察到AGEs能导致RMEC损伤和氧化应激在RMEC损伤中具有重要作用。此外,为了进一步研究氧化应激发生的机制,本实验分别检测了两种与氧化应激密切相关的基因NADPH氧化酶和eNOS,结果发现AGEs能导致NADPH氧化酶蛋白表达增加和eNOSmRNA水平异常以及抗氧化剂丙丁酚干预能够抑制AGEs能导致NADPH氧化酶蛋白表达增加和eNOSmRNA水平。NF-κB是一种重要转录因子,广泛参与了炎症、增殖等病理过程。本实验中发现,AGE-BSA作用于RMEC后,NF-κB从细胞质内转移至细胞核,从而验证了AGE能够激活NF-κB这一重要通路;probucol抗炎作用的机制可能与其抑制NF-κB的活化作用有关。结论1.糖基化终末产物导致的大鼠RMEC损伤和功能下降的机制可能包括①引发脂质过氧化;②活化NADPH氧化酶,增加活性氧的生成;③eNOSmRNA水平异常,影响NO生成;④激活NF-κB。2.丙丁酚的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拮抗AGE-BSA导致的脂质过氧化,NF-κB、NADPH氧化酶活化和eNOS mRNA表达异常来保护RMEC功能。
其他文献
2020年清洁能源国际论坛10月29日在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举办.论坛由中国科协、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指导,宁夏清洁能源学会联合体主办,宁夏科协、中国科协清洁能源学会联
期刊
钩端螺旋体病是由致病性钩端螺旋体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病,是我国的法定乙类传染病之一。我国是受钩体病危害较严重的国家之一。安全有效的疫苗是防治钩端螺旋体病的最好方法。
目的:通过TAP的分子结构分析,向其中插入一段KGDS序列,构建一种新的嵌合蛋白TAP-KGDS,希望新蛋白具有抗凝及抗血小板聚集两种功能,为新型抗凝药物的研制作一些探索。 方法:①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