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生态的辽河流域水库群与引水工程联合调度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cer19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是孕育生命的摇篮,从古代四大文明古国的诞生直至今日科技飞速发展的现代化社会,均与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水资源一直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必需品,伴随着历史的变迁,人类对于水资源的利用方式在逐渐改变,从原始社会的沿河取水到如今遍布流域的水利工程,人类用水规模逐渐扩大导致对自然水生态系统的影响日益加深,打破了河流的承载能力,随之而来的是河道萎缩、河流断流、水体污染、水生物锐减等一系列极端现象的出现,不合理的用水方式是造成以上局面的根本原因。水库是人类利用水资源的一种普遍方式,主要体现在对天然径流的水量调配方面,以往的水库运行仅注重防洪与兴利之间的关系,忽视了在改善生态环境方面的作用,近些年来,随着人类环保意识的增强,关于水库生态调度方面的研究越来越多,我国在水库生态调度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相关技术理论并不成熟,现今多数水库的调度运行仍然沿用传统的调度方式和规则,这对流域水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极为不利。辽河流域是我国七大流域之一,天然的水资源匮乏加之不合理的开发利用,导致流域内河流水质较差,为了改善目前不合理的用水格局,本文以辽河干流为典型研究对象,从上游支流清河、柴河水库与相关引水工程的联合运用出发,在充分分析流域生产、生活用水的基础上,将生态供水任务融入到水库的调度运行中,通过改变原调度运行方式,在保证原有防洪、兴利效益不变的前提下,合理调配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以期实现改善下游河道水生态环境的目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1)参考清河、柴河水库历年实际兴利供水过程,结合相关引水工程,重新梳理两座水库的各项供水指标,以此为基础,结合目前国内外先进的生态需水量计算理论,针对辽河流域实际情况,制定出清河、柴河水库较为合理的生态供水过程,为水库的联合生态调度运行提供参考。(2)伴随着流域水库群供水格局的改变、相关引水工程的介入,根据流域水库群与引水工程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与之相应的供水与引水联合调度规则,以此为前提,采用聚合水库的形式构建了水库群与引水工程联合调度模型,并采用一种基于遗传算法和逐次逼近法耦合的优化算法对调度模型进行求解,以供水与引水调度图的形式确定了合理的水库群与引水工程联合调度方案。(3)为了验证联合调度方案的实施效果,本文从水库下游铁岭水文站水质改善情况入手,选取化学需氧量水环境容量和氨氮浓度两项水质指标,对联合调度前后两项指标的变化情况进行分析对比,结果表明,水库的联合调度对下游河流水质改善效果显著。
其他文献
在对西部城市昆明和兰州居民的主观生活质量进行的比较研究中发现: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满意度存在显著的地域性差别;某些个体特征差异(如文化程度、就业状况和个人收入)对人们
教育生态对教育发展很重要。和谐的教育生态一定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社会生态系统,维系着教育的理性和德性,对教育产生润物细无声的影响。教育生态发生畸变,偏离"合规律
<正>一、类型学与历史-文化考古学派回顾一下中国考古类型学的初创、发展和成熟,整个过程似乎都是在一个人和一个学科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这个人就是达尔文,这个学科则是生
完善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对保障农民群众的基本生活权益、促进农村社会经济稳定协调发展以及尽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目前,这一制度虽然在一些地区
电力营销计量改造是我国当前电力产业快速发展的重要标志,选择准确、高效的电力计量系统,不仅能有效制定完善的电力费用缴纳标准,也有利于树立电力企业的良好形象。但在实际
文中提出第三方物流运作的几种基本运作模式 ,并在此基础上就第三方物流的经营提出具体的经营策略。
<正> 在经历了学生自由选题,并开展初次研究活动之后,便进入研究性学习实施过程的一个重要阶段——开题论证阶段。举行开题论证会的目的是对前一阶段研究性学习成果的一次评
<正>1988年,清华大学拉开了"冬令营"的序幕,1990年,艺术特长生首次被纳入高考范畴,1991年,北京大学生军乐团成立,直到今天北京大学生艺术团首都师范大学管乐团(简称北京大学
探讨中国外交的全球战略环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力量结构上,传统大国的绝对力量和相对力量反向而行,但存在局部反弹的可能性;新兴大国的绝对力量和相对力量同向而行,但仍
<正>如何在民办高中加强德育教育,结合高风中学德育工作的实际,笔者认为可以采取以下几点对策:1.环境育人。以良好的学校环境形成育人的激励机制。校园环境对人的影响具有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