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化,其组织结构、经济活动呈现出多样化、复杂化的特征。国有企业领导干部手中的权利日益增长以及国有企业内部治理的不完善和监管的不到位等原因使得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科学民主决策不到位和贪污腐败、违法违纪的现象时有发生。在此背景下,如何确保对国企领导干部进行有效监督和评价就显得尤为重要。经济责任审计作为一种监督、评价和鉴证领导干部履责情况的治理形式,是健全国有企业内部治理体制机制,维护国有经济健康稳步发展的必要手段。鉴于此,开展对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案例研究在当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以国有企业K公司的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项目为案例,立足于K公司的实际情况,以委托代理理论、公司治理理论、权力制衡理论作为理论基础,通过对K公司经济责任审计项目的准备、实施、报告及结果运用四个阶段的研究,并结合文献研究法、调查分析法、案例研究法、规范研究法等方法来分析K公司在开展经济责任审计活动中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不足,其中着重分析了K公司经济责任审计存在的问题,例如评价体系不健全、审计结果不公允、审计力量不足以及迎接新时代挑战准备不充分等,并结合实际对上述问题的成因进行了剖析,最后针对这些问题,结合K公司经济责任审计的政策、经验和得到的启示,总结出了优化K公司经济责任审计的相关措施,包括用新时代思想引领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构建科学的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体系、加强审计结果的运用以及落实审计队伍的建设等。通过本文的研究,希望能促使K公司在今后的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中不断转变审计思维、创新审计手段、拓展审计内容,从而提高审计质量,实现审计目标,使经济责任审计能充分发挥其对领导干部监督和评价的作用。同时,希望能为其他国有企业开展的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