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自2013年雅安芦山地震以来,田湾河流域内土壤侵蚀作用明显加剧,自然灾害频繁发生,严重影响当地的农业、交通、经济的发展。本文通过资料收集、野外实地考察与监测,并结合Arc GIS软件,对流域内的冻融侵蚀、重力侵蚀和混合侵蚀的侵蚀特征进行了研究,为当地的水土环境发展提供参考。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1)田湾河流域在11月至翌年的3月,月平均气温在零度以下,且日较差大,年温差小,此时是田湾河流域冻融侵蚀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2013年雅安芦山地震以来,田湾河流域内土壤侵蚀作用明显加剧,自然灾害频繁发生,严重影响当地的农业、交通、经济的发展。本文通过资料收集、野外实地考察与监测,并结合Arc GIS软件,对流域内的冻融侵蚀、重力侵蚀和混合侵蚀的侵蚀特征进行了研究,为当地的水土环境发展提供参考。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1)田湾河流域在11月至翌年的3月,月平均气温在零度以下,且日较差大,年温差小,此时是田湾河流域冻融侵蚀较强烈的时段。流域内的冻融风化侵蚀点共计13处,69.2%分布在左岸,30.8%分布在右岸;84.6%是阳坡,15.4%是阴坡;溜沙坡坡脚高程范围在2560~3243 m之间,坡顶高程范围在3700~4828 m之间,溜沙坡高差范围在914~2111 m之间;侵蚀面积范围在1.2×104~15.6×104m2;堆积坡度范围在26.1~38.1°之间。地形和坡向是影响冻融侵蚀的主要因素。(2)田湾河流域重力侵蚀点共计108个,崩塌有100个,滑坡8个,其中崩塌里有10个崩塌点属于硬岩崩塌。由于水系特征发育的差异性,导致主河左岸崩塌比右岸更多;因为裂点的产生,所以重力侵蚀基本发生在中下游,同时由于人类工程活动的影响,中游重力侵蚀点分布密度比下游小。重力侵蚀规模105个小型,2个中型,1个大型。在田湾河流域内,当山体坡度在40~50°之间时,最容易发生崩塌,当山体坡度在30~40°之间时,最容易产生滑坡。流域内重力侵蚀主要影响因素包括地震、气候和人类工程活动三种。(3)田湾河流域内共有22条泥石流沟道,其中左岸沟道8条,右岸沟道14条;泥石流沟道全程高差在362~3051 m之间,主河长度在0.4~19.4 km之间,平均坡降范围在157~603‰之间,流域面积在0.5~68.1 km2之间。最大泥石流规模为93.9万m3,最小泥石流规模为0.1万m3。田湾河流域内大于1 km的一级支沟有68条,其中56条沟道属于壮年期,12条沟道属于幼年期;发生过泥石流的沟道均属于壮年期。沟道岸坡特征、沟道全程高差、流域面积、主河长度、沟道平均坡降是泥石流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流域内泥石流的物源主要包括滑坡崩塌物源、道路修建、耕地物源、矿山开采产生的物源。(4)在水平方向上,以界碑石为中心,有重力侵蚀和冻融侵蚀的方位,也必然会有泥石流的存在。在垂直方向上,重力侵蚀跟泥石流基本是在流域的中下游,冻融侵蚀集中分布在中上游。重力侵蚀主要分布在主河左岸和右岸沟道内,冻融侵蚀主要分布在左岸,而泥石流主要发生在右岸沟道。流域内重力侵蚀跟冻融侵蚀颗粒粒径基本都在2000 mm以下,泥石流则在10000 mm以下。重力侵蚀中值粒径多在100~500mm之间,冻融侵蚀中值粒径多在2~100 mm之间,泥石流中值粒径多在300~2000 mm。
其他文献
坡耕地上的地表起伏是降雨和人为耕作以及管理共同形成的一种微地形。由于微地形凹凸分布的随机不均匀性,导致其侵蚀变化过程更加复杂多变,增加了人们对侵蚀过程的理解难度。为了深入理解地表起伏对产汇流过程的影响,本文采用野外人工模拟降雨与近景摄影测量相结合的方法,运用土壤侵蚀学理念,研究了相同降雨历时下,单凸起、单凹陷两种单式起伏和凹凸相连、凹凸相间两种复式起伏以及对照组5种微地形措施分别在60、90、12
偏压隧道是由于不对称岩层地质的存在,造成隧道结构两侧受到不对称荷载,在地震作用下,偏压隧道结构较常规隧道更容易遭到破坏。不同工况下的偏压隧道震害严重程度也不相同。对此,本文基于不同坡比工况下,结合偏压隧道的震害调研,振动台模型试验以及有限元数值模拟等方法,研究不同坡比偏压隧道在地震作用下的动力响应特性及抗减震措施效果。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1)偏压隧道震害调研结果显示,偏压隧道震害特征主要表现
图可以用来描绘事物之间的复杂关系,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化学、电商和社交网络等领域。随着领域发展与图的大量积累,人们在图的管理与分析,尤其是子图匹配问题上,进行了越来越多的研究,子图匹配有非常广泛的应用,例如OLAP场景中生物学蛋白质交互网络的分析与比较;OLTP场景中风控管理对风险交易的实时预警等。子图匹配问题是指给定一个查询图与数据图,找出数据图中所有查询图的同构子图。近年来,随着图数据的规模日益
微观晶体结构和分子运动的研究有助于加深我们对材料宏观性能相关结构机理的理解。本文将综合使用核磁共振技术、差示扫描量热法、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等多种分析方法,围绕目前应用比较广泛的MAPb Cl3和FAPb I3钙钛矿材料分别开展甲胺(MA)阳离子分子运动的固体氘核磁共振研究和离子掺杂诱导结构与材料性能的研究。(1)利用固体氘核磁共振技术探究了MAPb Cl3钙钛矿材料正交相、四方相和立方相晶体结构内
香露兜为特色热带园艺作物,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化妆品等行业,经济价值高,市场潜力大。我国香露兜为境外引进作物,由于资源创新研究工作开展偏少,存在资源性状特征不清、品质鉴定技术缺乏、产品加工粗放等问题,制约了创新利用和新产品开发,影响产业健康快速发展。针对上述问题,本研究以香露兜资源鉴定评价研究为基础,开展了生理性状评价、主要香气品质鉴定和产品加工工艺研发,取得以下研究结果:(1)以香露兜和大叶露
能源消耗的增加和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加剧了世界范围内的水资源短缺。就不断增长的淡水需求而言,苦咸水或海水淡化技术是解决水资源短缺的有效方法。目前,应用于工业生产中的多效蒸馏、多级闪蒸和反渗透技术都存在着能耗高和成本昂贵等缺点。电容去离子(Capacitive Deionization,CDI)技术凭借其成本低、对环境无毒的特点而受到广泛的关注。碳材料是CDI电极广泛使用的材料,包括石墨烯、介孔碳、
人体内血管的组成部分和所处的微环境非常复杂,使得体外血管模型的构建与微环境的仿造具有很大的难度。目前,人工血管的制备方法有很多种,并且动态流体对血管内皮细胞的功能和形态的作用也已经被广泛研究。但是,具有动态力学弹性,能承受剪切力、周期性拉伸作用,并且与临床血管功能和形貌相似的三维人造血管目前还没有在体外完全仿制出来。三维人工血管的构建可以辅助研究者定量研究在剪切力、周期性拉伸作用下的血管内皮细胞的
家具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关注家具不只是结构上的需求,更加关注的是外观感受的需求。本文基于色彩、材质、表面处理即CMF工艺之间的联系和相关性。采用了聚类分析方法和象限分析法等研究了CMF分析和CMF在餐桌椅中的运用。通过使用细分CMF细化分析确定CMF的在体感、环保、风格等方面的具体定位。为客户和设计师提供了设计辅助依据。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
在饮料食品行业中,标签包装是饮料生产中必不可少的一道工序,标签承载饮料产品的关键信息,其质量的好坏、生产是否合格决定着该饮料是否能够在市场上进行销售。而在标签包装的过程中会由于各种原因而导致饮料漏贴标签以及标签破损等问题。随着计算机运算处理性能的日渐提高,使得机器视觉在各行各业的检测上的应用日渐成熟,不仅解放了人工劳动力而且还大幅提高了生产效率,因此实现饮料柱面标签缺陷检测的自动化对于企业的生产具
随着安全意识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安全高效的天然抑菌物质的需求也越来越高。精油因其良好的抑菌活性及安全性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它是一种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天然抗菌物质。本研究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牛至精油(Origanum vulgare L.essential oil,OVEO)和鱼腥草精油(Houttuynia cordata T.essential oil,HCEO),以气质联用技术(GC-MS)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