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储层描述技术,从沉积体系、微相特征、三维空间分布特征和构型等方面研究储层的非均质性及其含油气性。针对研究区主要油气储层相变快,非均质性强等特点,在研究工作中以石油地质学、构造地质学、沉积学为理论指导,应用地质、物探、测井、测试等多学科相关信息,采用先进的地震特殊处理及解释技术,在钻井测井相分析、微相分析、地震相分析及储层二、三维地震精细构造解释的基础上,开展研究区主要油气层的储层描述研究,即进行储层小层对比追踪、储层精细构造解释、沉积微相、测井储层综合评价、储层建模以及储层横向预测和油气预测。 在研究中,创造性地提出了利用测井-地震体反演-地质解释三位一体的工作方法,开展储层预测。首先利用测井资料研究砂层的地球物理响应特征,确定砂层及其盖层与波阻抗值的对应关系,然后应用储层的精细标定技术,结合已有的钻井、测井、地质资料,提取过井地震剖面的子波,反演井旁的波阻抗,从而实现对储层的精细标定。在实际对地震数据体进行属性反演的过程中,利用测井资料约束地震数据体反演,得到各井测井曲线在研究工区上的展布,即反演出高精度三维波阻抗数据体,然后结合自然伽马体,剔除泥岩夹层,最后通过电阻率体和波阻抗体识别出含气砂层。这样,就可以对储层的物性参数以及含气性等进行横向预测。 为了提高横向储层预测的精度,还将地震反演与测井解释有机结合进行储层建模。测井资料具有纵向上的高精度,但在横向上具较大不确定性,这就需要利用地震反演资料的横向上的高分辨性,综合地球物理资料与地质资料进行储层建模,以研究储层的非均质性。 总之,测井资料-地震反演-地质解释三位一体的工作方法是非均质性储层及其含油气预测的有效手段,在研究中应做到地质与地球物理的有机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