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众多的研究表明端粒酶在细胞衰老和肿瘤发生上具有重要的作用。端粒酶的活性依赖于两种主要成分基因的表达: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基因和人端粒酶RNA(hTERC)基因。hTERC基因是一个单拷贝基因,通过荧光原位杂交法定位于3q26.3。近年来针对宫颈癌的研究表明,宫颈细胞由宫颈上皮内瘤变向宫颈癌转变的过程中几乎都伴有hTERC基因的异常扩增。hTERC基因的异常扩增可能是宫颈癌形成的早期事件。本研究拟应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检测宫颈病变及子宫颈癌中hTERC基因的扩增情况,结合液基细胞学检查及病理学检查,探讨hTERC基因的扩增情况与其临床相关性。
[方法]
1.收集116例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为正常或炎症(n=21)、不典型鳞状细胞(ASCUS,n=12)、低度上皮内瘤变(LSIL,n=36)、高度上皮内瘤变(HSIL,n=47)的宫颈脱落细胞。其中102例有组织学结果:正常或炎症、CIN及宫颈癌分别为14、68、20例。
2.应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检测宫颈脱落细胞中hTERC基因的扩增情况。
[结果]
1.116例患者中,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为正常、不典型鳞状上皮内瘤变(ASCUS)、低度鳞状上皮内瘤变(LSIL)和高度鳞状上皮内瘤变(HSIL)细胞中,hTERC基因扩增阳性率分别为4.76%、16.67%、44.44%、85.11%,两两比较,除外正常或炎症组和ASCUS组、ASCUS组和LSIL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
2.102例患者中,病理学结果正常或炎症、CINⅠ、CINⅡ、CINⅢ及宫颈癌组的hTERC基因扩增阳性率分别为7.14%、16.0%、76.19%、95.45%、100%。CINⅡ、CINⅢ及宫颈癌组明显高于正常或炎症和CINⅠ(P<0.01)。
3.43例CINⅡ与CINⅢ病例中,FISH检测到hTERC基因扩增阳性率的敏感度为86.04%,细胞学检查为HSIL的敏感度为58.14%,FISH技术的检出敏感度明显高于细胞学检查(P<0.01)。
4.正常或炎症组中异常细胞个数明显低于CINⅠ(P<0.05)和CINⅡ/CINⅢ、SCC组(P<0.01)。不同杂交信号类型的例数在各级病变中也不同,其中出现2∶3型的例数并无明显差别(P>0.05),CINⅡ/CINⅢ、SCC组出现2∶4、2∶5、3∶4、4∶4、5∶5型的例数明显多于正常或炎症组和CINⅠ(P<0.01)。
[结论]
人端粒酶RNA(hTERC)基因在宫颈上皮内瘤变和宫颈癌细胞中有异常扩增,且其扩增程度随病变程度加重而增加,hTERC基因的异常扩增在宫颈癌的发生发展中可能起到重要作用。应用FISH技术检测宫颈脱落细胞hTERC基因的扩增情况可以辅助宫颈癌的筛查,尤其是对高危病变的筛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