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辅助对蛋白结合位点的探测、构建及其与抑制剂的结合模式的研究

来源 :南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xiaxj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结合使用同源建模,虚拟突变,分子对接,分子动力学,2D-QSAR技术,合理的解释了3-取代苯基-X-取代基-3H-吡唑并[3,4-d][1,2,3]三嗪-4(YH)-酮类抑制剂对玉米原卟啉原氧化酶抑制活性变化的原因,给出此类抑制剂与PPO酶的结合模式,为进一步改进抑制剂活性提供了条件。   通过限制动力学合理的用组蛋白脱乙酰酶HDAC8(pdbid:1T64)和组蛋白脱乙酰酶相似蛋白HDLP(pdbid:1C3R)对组蛋白脱乙酰酶1(HDAC1)进行了同源建模,并使用HDAC2蛋白的晶体结构考察了新先导化合物的作用模式。对先导化合物的进一步优化提供了条件。   测试了多种因素:三种分子力场,Charmm,Amber,OPLS-2005,和范德华力,氢键作用力,去溶剂化效应,不同蛋白.蛋白界面介电常数下的电相互作用力以及蒙特卡罗统计动力学的方法生成的多重蛋白-蛋白复合物构象组对使用虚拟丙氨酸突变法来预测16个蛋白-蛋白复合物晶体结构中的热点残基的正确率的影响。   本文采用统计力学多重构象采样的方法,结合使用软件concoord与POCASA,解决了蛋白晶体结构中处于闭合状态的结合位点的预测问题。   我们设计了一种新型的“高级”分子碎片生成方法,并将这种高级碎片应用于预测蛋白结合位点。
其他文献
新年伊始新冠肺炎疫情肆虐.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周璐积极响应组织号召,投身宜昌疫情防控志愿服务,彰显央企职工的社会担当.rn根据组织统一安排,周璐负责门岗值守.部分居民不
期刊
本文在对柠檬桉、蓝桉、巨尾桉、邓恩桉、G9、184号等六种桉树叶不同极性溶剂提取及其生物活性研究的基础上,对杀虫活性较好的巨尾桉提取物的杀虫活性物质进行了提取、分离、
棉铃虫Helicoverpaarmigera(Hübner)属鳞翅目夜蛾科,是世界性的棉花作物害虫,还危害小麦、玉米、棉花、花生等多种农作物,主要取食作物主茎生长点、蕾、花和铃。棉铃虫已成为制约
甜菜夜蛾(Spodoptera exigua(Hümber))是一种世界性的农业害虫,食性杂,寄主范围广,抗药性强,近年在我国危害日益加重。氯虫苯甲酰胺、氟虫双酰胺是新近开发的二酰胺类杀虫剂,具有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