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阿尔茨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AD)是以进行性记忆和认知功能损害为特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是威胁人类晚年健康的一大隐患,其主要病理特征之一为β-淀粉样蛋白(Ap)的聚集。NEP又称为中性内肽酶或脑啡肽酶(Neprilysin),由750个氨基酸组成。NEP是一种膜结合糖蛋白,包括一个短N-末端胞内区,跨膜区和胞外催化区,该催化区促进胞外寡钛(<5kDa,如Aβ40and Aβ42peptides)疏水氨基酸残基端的水解。NEP在很多正常组织中均有表达,包括小肠和肾小管上皮细胞的刷状缘、中性粒细胞、胸腺细胞、肺、前列腺、睾丸和脑组织。人脑组织中NEP主要存在于神经元的胞膜,突触前和突触后膜,在黑质-纹状体通路及Aβ沉积的易感区(如海马)等脑区广泛分布,可以降解Ap的单体和多聚体。实验结果提示NEP结构和功能的变化和Aβ的聚集关系密切。本研究主要的目的为探索NEP在阿尔茨海默症发病中的变化规律,重点探讨NEP亚细胞定位及活性变化规律及与AD发病的关系。由于AD病人脑的研究一般都是疾病晚期,很难观察其发展过程。所以我们使用APP/PS1双转基因小鼠模型和正常野生型小鼠进行分组实验,而转基因小鼠也按照不同月龄分为不同的四组:3个月组,6个月组,9个月组,12个月组。首先采用Morris水迷宫实验,观察不同月龄的转基因小鼠的学习记忆情况,用来判断其AD的病情严重程度;之后对小鼠脑切片进行硫磺素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来检测Ap的具体沉积情况和NEP在大脑中的分布;之后使用新鲜的脑组织进行亚细胞分离,用提取液进行NEP的活性测试。实验结果显示,在转基因小鼠中,超过三个月龄后,都会有不同程度的Ap沉积,而且逐年增加。但是从水迷宫的实验来看,却是只有在年龄达到9个月时,才会出现AD特有的学习和记忆方面的障碍。而之后的活性测试则表明,NEP在细胞中的活性随月龄的增长出现先升高后下降的现象,其中在3-6个月时出现峰值,其他月龄时则和野生型小鼠保持相同。通过本次试验,证明了NEP能影响Aβ所引起的学习和记忆障碍,抑制AD的病情发展,其机制可能主要是Ap斑块的增加所引起NEP活性的上升,但在Ap沉积到一定数量时,反而抑制了NEP的活性,促使AD病情急剧加重,但是具体的机制还需要进一步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