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饲料工业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50多年来饲料工业虽然发展迅速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尤其是在添加剂预混合饲料加工中,集中体现在微量组分的添加过程。目前我国预混合饲料厂微量组分添加多采用两人操作法,即一人司称,一人复核。由于要添加的微量组分种类多、精度高,因此操作工人稍不注意就会产生错误,致使微量组分损失或产品品质不合格,严重的可能使整批饲料成为废品。
针对微量组分添加中种类错误和称量精度达不到要求的问题,本课题将具有识别能力的条形码技术和迅速发展的计算机控制技术应用于微量组分添加过程,以实现微量组分添加过程的半自动化。
本课题在研究条形码的编码原理、不同条形码应用领域的基础上,将三九条形码应用在微量组分添加过程中。根据国内饲料添加剂分类和微量组分相对唯一性,三九条形码设为14位数据位数,并对每位的含义给予说明;研制和选用了微量组分添加系统硬件设备,即旋转物料台、微量组分条形码、条形码扫描器、电子秤、打印机、现场计算机。在程序设计上,采用简单易用可视化的Visual Basic进行编写,程序具有微量组分添加控制、微量组分管理、微量组分生产记录查询三大功能。经过语言分析及部分调试,上述三功能能够实现。
对本系统进行微量组分添加对比试验,试验表明应用条形码技术识别添加微量组分比人工识别添加微量组分识别错误率平均降低了88.6%,应用条形码技术能使微量组分添加效率平均提高了13.4%,并获得一天中微量组分添加的错误率和效率变化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