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了解白血病患者来源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的生物学特性,从细胞形态、生长特性、表面标志、细胞周期、多向分化、造血因子及肿瘤基因的表达等方面加以探讨,为MSC的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 【方法】 1.以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骨髓单个核细胞,体外用低糖型DMEM/F12培养基进行贴壁培养,通过细胞形态、免疫表型以及向成骨和脂肪细胞分化能力加以鉴定。 2.利用流式细胞仪对培养的MSC进行表型测定、细胞周期分析。 3.以RT-PCR检测IL-6、IL-3、SCF和SDF-1等细胞因子及白血病相关的肿瘤基因表达。 4.以放射免疫法检测MSC培养上清中IL-6、TNF-a的含量。 5.取第3代MSC在含有造血因子的半固体培养基中培养。 【结果】 1.白血病人骨髓中可培养出MSC,超过90%的细胞处于G0/G1期。 2.白血病患者来源的MSC表达CD29、CD44、CD105与CD73,不表达CD31、CD34、CD45,HLA-DR;MSC在含有造血因子的半固体培养基中培养4~5周未见造血细胞集落形成。 3.白血病患者来源的MSC在一定的诱导条件下可向成骨和脂肪细胞分化。 4.白血病患者来源的MSC表达IL-6、SCF和SDF-1等造血生长因子基因,不表达IL-3,其IL-6、TNF-a分泌水平与正常成人MSC相似。 5.白血病患者来源的MSC不表达与造血系统肿瘤相关的肿瘤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