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金属粉的制备及其润滑性能研究

来源 :南京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raclenien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主要研究纳米金属粉体的制备与摩擦学性能。在查阅文献的基础上,选择了高能球磨的方法,分别选用金属铜粉和金属铋粒为原料,进行了纳米铜粉和纳米铋粉的制备研究。实验选择了合适的修饰剂,采取了制备与修饰同步进行的方法,并选择了先干磨后湿磨的措施,成功制备出粒度分布均匀、分散性能优良的纳米铜粉和纳米铋粉。实验初步探讨了纳米铜润滑油添加剂和纳米铋润滑油添加剂的配制,采用MMW-1摩擦磨损试验机对纳米铜粉和纳米铋粉以及纳米铜铋混合粉进行了润滑性能测试,分析了不同负荷长时间摩擦条件下的磨斑直径、摩擦系数与金属纳米粉体添加量之间的关系,讨论了润滑油中纳米金属粉体适宜的添加剂量,对抗磨减摩机理做出了一些探讨。实验研究结论如下:(1)实验研究了球磨工艺参数对纳米铋粉粒度的影响,得出干法阶段制备纳米铋粉的优化方案为:转速为400r/min,修饰剂与铋粒的质量比取1:4,加入铋粒的质量为25g,时间8h;湿法阶段制备纳米铋粉的优化方案为:转速350r/min,时间4h。在优化实验中,原料铋粒经干磨再湿磨后,粒度由最大粒径630μm下降到中位径0.3μm,然后中位径达到0.2μm,而湿磨溶液中粉体的中位径为170nm。(2)湿法阶段制备纳米铜粉的优化方案为:转速为400r/min,修饰剂与原料铜粉的质量比取1:6,加入铜粉的质量为25g,时间10h;湿法阶段制备纳米铜粉的优化方案为:转速350r/min,时间3h。在优化实验中,原料铜粒经干磨再湿磨后,粒度由最大粒径35μm下降到中位径0.28μm,然后中位径达0.21μm,溶液中粉体的中位径为50nm。(3)采用优化方案制得稳定分散的纳米铋粉,XRD检测纳米铋粉的晶粒度为26nm,含有非晶态物质,TEM检测颗粒分散效果较好,粒径在5~30nm范围内,颗粒表面有明显的包覆层。(4)采用优化方案制得稳定分散的纳米铜粉,XRD检测纳米铜粉的晶粒度为16nm,含有非晶态物质,TEM检测颗粒分散效果较好,粒径在10~40nm范围内,颗粒表面有明显的包覆层。
其他文献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它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期间的诗歌,展现了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诗经》内容丰富,对于后代来说无疑是一部“四库全书”.该篇从生态美学
微生物燃料电池(Microbial fuel cells,MFCs)是一种可以将有机物的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新型技术。重金属离子在MFCs的阳极对其产电性能有直接的影响,而阳极中微生物对重金属离子的转化也有重要作用。本文研究了铜离子(Cu~(2+))和铂离子(Pt~(4+))对微生物燃料电池产电性能的影响以及其在阳极中迁移、还原和去除等过程。首先以铜离子(Cu~(2+)/Cu标准电极电位为+0.
壳牌干煤粉气化技术是现阶段国内应用较为广泛的煤气化处理技术,具有多方面的优势与特征,更可以很好的匹配我国环保发展的实际需求.本文首先介绍了壳牌干煤粉气化技术的燃烧
在日常新闻中经常能看到一些矿山因为瓦斯问题发生了爆炸,造成了人员伤亡和财产的损失,可见瓦斯在采矿生产中,是一个很大的隐患,一旦瓦斯超出了浓度的指标,它具有极大的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