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表决权信托是公司法和信托法的一个制度连接点,它利用信托这种灵活的财产管理工具(或权利配置机制),产生股权权能分离和重组的效果,使得各当事人各取所需,达到一种最佳的利益平衡状态,进而有利于改善公司治理结构。具体而言,表决权信托通过改变股权权能的配置,对于保护中小股东利益、维持大股东控制权、理顺国企改革中的法律关系等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表决权信托制度在美国运行得尤为成熟,大陆国家地区也有所借鉴。虽然我国立法上没有对此做明确规定,但表决权信托在我国实践中早已悄然开始,可以说是一种市场自发式的尝试。我国当前的“信托热”更多地关注信托的融资功能,而忽略其本身的财产管理功能,这使得信托在金融领域处于尴尬的地位。因此有必要以表决权信托为契机,正确全面理解信托的功能和作用,在我国信托融资功能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挥其财产管理功能,从而让信托制度更充分地发挥其应有的效果。本文从表决权信托的概念本质入手,介绍其存在的积极效应和消极效应,为下文的论述奠定认识论上的基础;在考察分析域外各国家地区立法情况后,结合国情提出了我国引入该制度的设想,并对该设想做具体的分析。本文分为导论、正文和结论三部分。导论分析了选题的背景、实践意义及本文的创新点和局限性。正文分为四章。第一章:关于表决权信托制度的概述。首先分析表决权信托制度的内涵特征,进而探究其本质和双重影响。这一分析有助于理解该制度的基本理论,为下文的论述奠定认识论上的基础。第二章:我国表决权信托制度的现状分析。该现状分析涉及实践层面和法律层面两部分。实践分析中介绍了青啤案件和曹德旺捐股事件,肯定它们实践先行的意义,但是对于具体的运作和潜在风险的防范,还有待法律的进一步完善。法律现状分析中通过分析“信托”与“委托”的区别,澄清了人们对于表决权信托认识上的误区。第三章:域外表决权信托制度比较研究。本章选取美国和大陆法系国家地区,通过比较分析表决权信托在这些国家地区的立法和运行情况,从而为我国引入该制度提供一定的借鉴。第四章:我国构建表决权信托制度的设想。在前几章的基础上,本章提出了我国引入表决权信托制度的设想。具体内容包括信托形式与内容、信托公示、信息披露及相关配套机制等。最后是本文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