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研究了安徽牯牛降常绿阔叶林种子大小变异、及种子大小与果实类型、生活型、植株高度、科、海拔、栖息地的关系。主要结论如下:
(1)203种植物中,大多数物种的种子显著偏离圆球形;藤本植物种间种子三维较接近,且形状更加扁而长。种子重量差异很大,相差5个数量级,以中小颗粒种子的较多。没有发现种子重量小于3mg,且比较接近圆球形的物种。
(2)果实类型为多样化。肉果、干果所占比例相当,各占48.76%、51.24%。果实除了以动物和机械方式传播外,还依靠其他方式进行传播,体现了该区系果实传播的多样性。果实类型与种子大小变异有密切关系。
(3)按草本、灌木和乔木的顺序,种子重量有逐渐增大的趋势。不同生活型中,种子重量变异的数量级不同,乔木中最大,为5个数量级,灌木为4个数量级,草本为3个数量级,可见,乔木既可产生大种子,又可产生小种子。种子重量与成年植株高度显著正相关(P=0.034)。
(4)种子重量与海拔有一定关系,但不显著(P>0.05)。随着海拔的升高,种子重量变异的范围有缩小的趋势。从海拔不到600m开始,种子重量随海拔增加呈减小的趋势。按植物栖息地为路边、林缘、灌木丛、水边、丛林的顺序,种子重量呈极显著增加的趋势(P=0.003),果实类型也发生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