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彩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不断将自身固有的艺术特性巩固加强,同时也将时代的审美个性融入其中。材料、科技、人文的发展都将水彩推到多元化发展的进程中,画种之间的融合发挥着兼容并蓄的卓越思想,也激发着技法精髓的巧妙结合。在本体形式基础上水彩与设计间有机连接发挥着视觉与实用功能的双重性。扩展、开创中水彩艺术在横向发展的领域逐步模糊概念范围,在纵向发展领域里逐步带动着时代综合肌理媒介的脉搏。经济快速发展的今日,水彩在时代的浪潮中也发生巨大的改变,例如色彩由清新像浓烈转变、笔触技法的创新、构图的新形式等都将水彩变换着视觉艺术语言。学科跨界与创新实验应用充实着水彩艺术的应用范围,也在更广阔的艺术平台中找到时代的特性,并结合着中国传统艺术文化,中西合璧中引发出水彩画面背后的深层思想。新时代的水彩艺术不光停留在艺术审美及鉴赏的阶段更是在前进摸索中找寻更加多元化的发展。在中国大的国情下通过民族符号,抽象或是具象的艺术表达形式都将水彩形式语言蕴含哲思性。本文首先介绍水彩画概念的界定,从媒介、技法及其背后的文化规定性来分析水彩画的本体语言。第二部分回顾水彩画的产生到发展传播,从上海创办的“土山湾画馆”传入中国到现在的发展历程,着重讲述中国当代水彩画的繁荣现状,即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而这种多元化的现状,是融合借鉴的结果。这就引出本文的重点。首先讲水彩画与国画、油画、丙烯等画种的借鉴融合,出现水彩画语言形式的多元化。其次讲在近些年,综合材料、技法也被广泛的运用到水彩画中,进一步推动了水彩画的多元化发展。事物的发展都是有双面性的。在水彩画多元化发展的背后,也出现了一些弊端,从而水彩界对水彩画语言形式的多元化有了不同的看法。所以在最后一章,对水彩画本体语言与其多元化进行分析,总结出水彩画语言形式的多元化与其本体语言是一致的。总之,中国水彩画要发展,要立足于世界,不仅要加强水彩画语言内涵,也要拓展它的外延氛围。在民族化的艺术氛围中水彩艺术通过不同视角呈现出更多的人性关注、社会民族要义、情怀精神等具有时代温度的水彩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