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南芥磷脂结合蛋白PUIP4调控抗病性与发育的功能研究

来源 :湖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yan_ch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泛素化作为一种重要的蛋白质翻译后修饰形式,广泛参与调控植物体内多种生理生化反应,如激素合成、囊泡运输、细胞死亡和先天免疫反应等。本课题前期研究表明,在拟南芥中具有E3泛素连接酶活性的U-box蛋白PUB13综合调控植物细胞死亡、抗病性以及生长发育,且筛选出与PUB13互作的蛋白PUIP4。经结构分析,PUIP4属于高度保守的Copine蛋白,在调控有丝分裂、基因转录和细胞壁重建中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本研究利用pub13puip4双突变体材料及荧光定量PCR等技术手段分析PUIP4在PUB13调控的细胞死亡、抗病反应和发育信号途径中发挥的功能,结果如下:1.PUIP4协同PUB13负调控植物细胞死亡。Trypan blue染色结果显示,pub13与puip4植株都有细胞死亡,而pub13puip4植株的细胞死亡更加明显。2.PUIP4在PUB13调控植物抗病反应中发挥协同作用。在长日照条件下,puip4与pub13puip4均提高了植物对活体营养型病原物Pseudomonas syringae pv.tomato DC3000的抗性,且pub13puip4相对于puip4更加抗病。同时,二者均降低了植物对死体营养型病原物Botrytis cinerea的抗性,且pub13puip4相比于puip4更加感病。通过检测抗病相关基因的转录水平,发现puip4与pub13puip4体内PR1的表达量均上调,而PDF1.2的表达量均下调。3.PUIP4协同PUB13调控病原物相关分子模式(PAMPs)激发的植物先天免疫反应(PTI)。在长日照条件下,相比于Col-0,pub13与puip4对细菌鞭毛蛋白(flg22)或真菌几丁质(chitin)诱导的PTI反应均明显增强,pub13puip4双突变植株对flg22诱导的PTI反应增强更为明显,但对chitin诱导的PTI反应与pub13单突变植株相比无明显变化。4.PUIP4协同PUB13调控植株的株型与叶片大小,植物的开花时间。pub13puip4在长日照条件下具有叶片明显变小、株型矮化致死的表型。puip4与pub13(--)puip4(+-)均表现早花表型,且二者无明显差别。puip4和pub13(--)puip4(+-)体内的开花正调控因子FT表达上调,负调控因子FLC表达下调。上述结果表明,PUIP4与PUB13协同调控植物的细胞死亡、抗病性和生长发育,为进一步解析植物抗病、细胞死亡和发育的信号交叉途径提供依据。
其他文献
近年来,互联网技术发展迅速,包括人工智能、大数据、云技术、物联网等各种新技术不断出现。与此同时,近年来针对互联网的安全事件愈演愈烈,事件造成的损失和恶劣影响也越来越
随着宽带接入网中用户数量和带宽需求日益剧增,WDM-PON由于其向后兼容能力强,成本低,运维便捷,可以为每个用户分配特定的波长,网络安全性高,传输速率高等优点被作为光接入网
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属于棘皮动物门(Echinodermata)、海参纲(Holothuroidea)、刺参科(Stichopodidae)、仿刺参属(Apostichopus),属后口动物,在无脊椎动物中具有较
目的:利用pGCSIL-GFP/GTPBP4-RNAi慢病毒载体转染人结肠癌细胞HT29,沉默GTPBP4基因,探究GTPBP4 RNAi对HT29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1.慢病毒最佳感染复数(multiplicity of
由于加工初始损伤及外部载荷等原因,飞机蒙皮会出现多部位损伤(MSD),MSD会显著降低结构的疲劳寿命和剩余强度,可能对结构造成灾难性破坏。本文基于力学试验方法并结合数字图
研究背景与研究目的结直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随着我国人民饮食结构和生活习惯的改变,结直肠癌的发病率也逐年上升。2017年中国癌症报告数据显示,我国男性结直
阿魏酸是半纤维素分子之间以及半纤维素与木质素分子之间共价交联的“桥梁”,在禾本科植物细胞壁复杂异质的高分子网络结构形成及其木质化过程中起关键作用,它使细胞壁变得坚
现实中的许多系统都可以采用复杂网络进行描述,如物流网络、共享单车轨迹网络和互联网络等。复杂网络存在着许多重要的统计特性,如基于“六度分割”理论的小世界特性以及结点
血管内皮屏障功能不良是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关键始动因素。血管内皮通透性是检测内皮屏障功能的计量指标。内皮细胞通透性升高的原因包括细胞骨架改变、细胞收缩以及细胞偶联
研究来源于生活,在现实生活中人类一般身处在多个不同的系统中,而这些系统的结构有时是相对复杂的。因此,复杂网络的研究受到了科学家们的广泛关注。其中,复杂网络上的合作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