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库尔特·冯内古特(1922-2007)是当代美国文学领域中公认的一位重要人物。其代表作《五号屠场》(1969)的发表引起了广泛的影响,也是冯内古特在小说创作上第一部获得大众及评论界广泛称赞的作品。而《五号屠场》及其创作前后的《上帝保佑你,罗斯瓦特先生》(1965)、《冠军的早餐》(1973)成为了冯内古特文学创作生涯中重要标识。
本文旨在分析冯内古特在其不惑之年创作的这三部作品中主人公的疯癫,通过主题研究,探讨冯内古特的文学创作目的及其欲反映的社会现实。论文由五章组成。
第一章简要介绍了冯内古特的《上帝保佑你,罗斯瓦特先生》、《五号屠场》和《冠军的早餐》中的疯癫,并分析了国外对这三部作品中疯癫的研究现状。
第二章讨论了《上帝保佑你,罗斯瓦特先生》中爱略特·罗斯瓦特的疯癫。文章指出爱略特的疯癫成为了躲避金本位社会价值观的藏身处,作者冯内古特则通过爱略特的疯癫展示了他关于社会的资本体系的思考。这也是他身为一位作家所背负的使命。
第三章中分析了《五号屠场》和比利·皮尔格里姆的创作实际出自于作者对二战的感受。小说中比利凭借星球Tralfamadore的世界观来逃避战争记忆——也是作者本人欲摆脱的梦魇。比利的疯癫实际上是冯内古特表达的对战争机器的一种反叛,也是作者就其职责所做的一份社会贡献。
《冠军的早餐》中的杜维·胡佛的疯癫及特劳特对其作品的反思是第四章主要论述的内容。本文指出特劳特作为作者的第二自我实际上影射了冯内古特在文学创作上的彷徨。
即成模式的金本位、战争机器和语言结构分别成为了爱略特、比利和杜维疯癫的前因。而三个主人公以疯癫来达到反叛社会机器的目的。本文以研究三部作品中主人公疯癫的共性及由疯癫引出的特劳特对自己作品的反思作为切入点,认为不惑之年的作者冯内古特欲通过对这三位主人公来表达自己创作的动机、目的和一位作家背负的社会责任感,从而坚定自己继续作为一位作家的信念。
通过对冯内古特这三部作品中疯癫的分析,本文作者认为,冯内古特在小说中利用所创作人物对自己的创作生涯进行了内省。而这一内省过程,从某种程度来说,表达了冯内古特作为作家的一种独特人文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