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集体土地征收引发许多社会矛盾,农民上访增多,征地冲突屡见不鲜,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许多学者构建博弈模型,分析征地冲突,特别是冲突双方---地方政府与被征地农民的博弈策略和均衡结果,探讨如何改变征地制度设计和政府行为模式,从而影响博弈的均衡结果,减少征地可能产生的矛盾问题。绝大部分研究仅限于静态博弈分析,并不能很好地模拟现实。因为现实的征地,地方政府和被征地农民往往经过动态的多回合较量:地方政府逐步加大做工作的力度,一开始进村入户,许以按时交地“奖励金”,如果不同意,就会动用各种关系施加压力,最后是强制征迁;被征地农民的反抗也是逐步升级,刚开始是上访陈情,如果不奏效,就会昼夜值班护卫土地,最后可能暴发冲突。正是注意到现实博弈的动态性,一些学者尝试构建讨价还价动态博弈模型描述和分析征地博弈过程,展现不同阶段博弈主体的博弈策略,求解均衡结果,在研究上迈出了重要一步。但为了简化分析,现有的研究假设博弈双方拥有相同的完全信息,并不能很好地反映现实,也容易得出似是而非的结论。为克服现有研究不足,本文尝试在完全信息讨价还价动态博弈经典模型的基础上,取消完全信息的假设前提,探讨在不完全信息条件下,地方政府与被征地农民之间的微观博弈机制,更好地模拟现实,希望通过博弈分析,得出更符合实际的结论。研究证明:(1)地方政府和被征地农民,只要有一方掌握了对方议价能力的真实信息,双方在博弈过程不容易引发冲突;反之,如果双方都不掌握对方议价能力的真实信息,则博弈过程很可能因某个或两个博弈方坚持己见,不肯让步,而引发冲突。(2)征地补偿协商的终局裁决将对博弈双方产生明显的信号传递作用,对博弈双方的博弈策略产生重要影响,显失公平的裁决结果将诱发被征地农民采取体制外非常规的救济措施。(3)被征地农民对征地补偿安置水平的心理预期将对讨价还价博弈均衡结果产生重要影响,如果被征地农民对征地补偿安置水平的心理预期较低,地方政府将在讨价还价博弈中占据主动地位,容易提出双方都接受的征地补偿安置方案:反之,地方政府将陷入被动,协商谈判容易破裂。根据上述研究结论,本文提出如下政策建议:(1)坚持征地补偿安置市场化改革方向。(2)严格限制强制征地措施的使用。(3)通过细致调查分析,掌握被征地农民议价能力的真实信息,避免引发征地冲突。(4)改革征地补偿安置裁决制度,以“公示地价”作为征地补偿安置纠纷裁决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