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分析有无典型胸痛的两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的临床特点及近期预后,探究无典型胸痛是否可以独立预测STEMI患者住院期间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旨在有助于STEMI患者的临床诊治及判断预后。方法:收集2014年8月至2018年12月于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接受冠脉造影(CAG)的STEIMI患者400例,根据起病时是否具有典型的胸痛表现分为典型胸痛组(n=259,定义为剧烈的胸骨后或心前区压榨样疼痛,持续时间通常超过30分钟,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不能完全缓解)和无典型胸痛组(n=141,定义为未表现上述典型胸痛症状,可能仅仅表现为头晕晕厥、恶心呕吐、腹痛、背痛等不典型症状),比较患者一般病史资料、实验室检查资料、心功能资料、特殊用药、冠脉造影资料及住院期间相关合并症及近期预后情况,通过多因素回归分析无典型胸痛的独立预测因素以及无典型胸痛是否可以独立预测STEMI患者住院期间MACE事件。结果:1.临床基线资料的比较:与典型胸痛患者相比,无典型胸痛患者年龄)65岁的比例更高(P=0.017),起病至就诊延误时间方面在12小时内就诊比例更低(P<0.001),12-24小时内就诊比例大致相当(P=0.736),1-7天内就诊比例更高(P<0.001),大于7天就诊的比例更高(P=0.041);在心功能分级(Killip分级)方面,无典型胸痛患者较典型胸痛患者心功能Ⅰ级比例更低(P=0.002),心功能Ⅲ级比例更高(P<0.001),而心功能Ⅱ级(P=0.131)、Ⅳ级(P=0.997)比例无统计学差异,无典型胸痛患者平均心功能分级更高(P=0.010);与典型胸痛患者相比,无典型胸痛患者更少接受直接PCI术(P<0.001),Gensini评分在两组中未见明显统计学差异(P=0.690),住院期间更易出现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P<0.001)。2.无典型胸痛的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5 岁(OR=1.672,95%CI:1.103-2.535,P=0.016)是 STEMI 患者出现无典型胸痛的独立预测因素。3.院内MACE事件的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无典型胸痛(OR=2.093,95%CI:1.257-3.483,P=0.004)、年龄(OR=1.042,95%CI:1.021-1.062,P<0.001)、心率(OR=1.018,95%CI:1.002-1.035,P=0.029)、血糖(OR=1.099,95%CI:1.009-1.196,P=0.030)、肌酐(OR=1.011,95%CI:1.002-1.020,P=0.018)、左房内径(OR=1.071,95%CI:1.015-1.131,P=0.013)、Gensini 评分(OR=1.021,95%CI:1.011-1.030,P<0.001)是STEMI患者住院期间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1.无典型胸痛的STEMI患者较典型胸痛患者年龄≥65岁比例更高,起病至就诊延误时间更长,心功能更差,更少接受直接PCI,住院期间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更高。2.年龄≥65岁是STEMI患者出现无典型胸痛的独立预测因素。3.无典型胸痛、年龄、心率、血糖、肌酐、左房内径、Gensini评分是STEMI患者出现院内MACE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