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
食管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全世界每年约30万人死于食管癌。尽管食管癌的诊疗技术不断提高,但远期牛存率仍无明显提高,可手术患者5年生存率仅为30%左右,接受其它手段者更差,治疗失败和死亡的主要原因是区域复发和远处转移。早期诊断食管癌转移,尤其是食管癌微转移,是提高食管癌治愈率,改善患者预后的有效途径。目前,临床上仍没有早期诊断食管癌微转移的有效方法。
细胞角蛋白(CK)起源于上皮细胞,是上皮细胞和上皮来源的恶性肿瘤细胞中间丝的组成成分,包括30种相关多肽的多基因家族,从功能角度看,角蛋白分为两类:一类是20种(CK1-CK20)构成表皮和内脏器官或体腔上皮的角蛋白,称上皮角蛋白或软角蛋白;另一类是约10种构成毛发和甲的毛发角蛋白,或称硬角蛋白。CK是上皮分化的最可靠标记物,对上皮组织的定性具有独特的价值,而血液、淋巴结、骨髓组织属于结缔组织,CK在这些组织中不表达,故CK系列被认为是检测上皮细胞和上皮来源的恶性肿瘤有否循环癌细胞的敏感标记物。其中以CK家族中最小的成员CKl9的表达最为特异,从已有资料看,表现出较高的灵敏度(90%~100%)和特异性(98%~100%),已应用于胃癌、乳腺癌、结直肠癌、小细胞及非小细胞肺癌等多种肿瘤微转移的检测。但目前应用RT-PCR技术检测食管癌患者骨髓中CK 19mRNA确定食管癌患者骨髓微转移,国内外未见报道。
目的:
(1)探索应用RT-PCR技术检测食管癌患者骨髓中CK 19mRNA表达的特异性和敏感性。
(2)研究骨髓中CK19mRNA表达与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收集随访资料,评价检测骨髓CK19mRNA表达在预测食管癌预后中的价值。
材料和方法:
(1)以人食管癌细胞株CE-81T调整为不同数量级浓度,与已知浓度正常人骨髓单核细胞混合,行CK19mRNA的RT-PCR反应,以检测RT-PCR方法的敏感性。
(2)收集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2006年10月到2007年5月食管癌手术病人61例,术中开胸后抽取肋骨骨髓6ml,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提取单核细胞,再应用RT-PCR方法检测骨髓CK19mRNA的表达。用同样方法检测20例肺及食管良性肿瘤开胸手术病人肋骨骨髓CK19mRNA作为阴性对照。
(3)收集数据及随访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评估骨髓CK19mRNA表达与临床病理因素及食管癌患者预后的关系。
结果:
RT-PCR检测食管癌病人骨髓CK19mRNA敏感性为106正常骨髓细胞中检测出一个表达CK19mRNA的癌细胞。在20例食管及肺良性肿瘤中均未检测到CK19mRNA的表达。本实验61例食管癌患者骨髓中,有13例CK19mRNA阳性,阳性率为21.3%。食管癌患者骨髓CK19mRNA阳性与患者临床病理因素之间如年龄、性别、肿瘤细胞分化程度、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情况及病理分期(pTNM分期)等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术后经随访5-17个月,中位随访时间12个月,复发或转移病人有16例(26.2%),其中骨髓CK19mRNA阳性病人复发或转移7例(7/13,53.8%),骨髓CK19mRNA阴性病人复发或转移9例(9/48,18.8%),单因素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8),而多因素分析中P值为0.053。因肿瘤复发或转移死亡病10例,其中骨髓CK19mRNA阳性病人死亡5例(5/13,38.5%),骨髓CK19mRNA阴性病人死亡5例(5/48,10.4%),单因素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8),而多因素分析中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16)。
结论:
RT-PCR法检测食管癌病人骨髓CK19mRNA表达具有较高敏感性和特异性,可作为检测食管癌骨髓微转移的一种有效的方法。食管癌患者骨髓CK19mRNA表达与临床病理因素之间无明显关系,但与患者预后有关,CK19mRNA阳性者术后有较高的复发风险和死亡风险,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CK19mRNA是独立的预后预测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