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锦607块位于辽河断陷西部凹陷西斜坡南端,研究区构造相对简单,地层倾角3o-4o,以不对称的半地堑正断层为主,由三条边界断层所夹持,表现为由北西向南东逐渐倾没的单斜构造。利用钻测井资料、录井资料等的综合分析,于楼油层和兴隆油层共划分为4个油组,分别为于一油组、于二油组、兴一油组和兴二油组,进一步将于一油组划分为3个砂岩组9个小层,于二油组划分为2个砂岩组6个小层,兴一油组划分为2个砂岩组6个小层,兴二油组划分为2个小层。沉积地质分析认为,研究区主要发育扇三角洲前缘亚相沉积,物源主要来自西北侧。进一步可以分为由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席状砂以及水下分流间湾四种微相。其中水下分流河道为该区沉积主体,是该区有利储集砂体。研究区为一套粗碎屑沉积,于楼油层和兴隆台油层均为高孔高渗储层,各砂岩组孔隙度集中在20%—30%之间,渗透率集中在100—1000md之间。有利储层主要发育在Y113、Y114、Y121、Y213、Y214、X112等小层内。研究区储层物性主要受沉积微相、压实作用及胶结作用等的影响,成岩特征表明该区兴隆台油层与于楼油层总体处于早成岩阶段。研究区主要有油层、低产油层、油水同层、水层和干层等几类。油水垂向分布主要受重力分异作用控制,总体上表现为上油下水。于一、于二油组多为油层,低产油层,兴一油层逐渐从油层过渡为水层,兴2油层多以水层为主。沿砂体方向,油层多连续发育,厚度较大,受地层和砂体控制明显。垂直砂体方向,油层断续发育,局部靠近断层部位,油层发育较多,厚度薄。采用属性提取和地质建模相结合的方法开展储层研究,细致地预测了该区的储层展布。建立的岩相、孔渗饱属性模型预测结果表明本区于二、兴一储层较发育,兴二层段储层相对于上面两个油组稍差。综合以上研究成果,从储层特征、开采方式、地层水、剩余油分布规律等多方面对研究区开发现状及开发效果进行了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开发效果好的区域主要集中在东南部地区,西部开发效果相对较差。最终在研究区确定了四处有利布井区块,部署井位7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