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的抗误码技术及显示的优化

来源 :北京邮电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hui15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视频压缩技术对数据进行时间上的预测、空间上的变换和基于统计特性的编码,从而大大减少了冗余,提高了传输的有效性。无线和互联网协议(IP)分组视频通信势在必然,然而实际的无线和IP信道不可避免地存在噪声和分组丢弃。由于编码以后的视频码流对误码较为敏感,使得其抗干扰能力非常差,同时由于视频信息还具有实时性的特点,因此,差错的产生不但严重影响视频传输的.务质量,甚至会导致整个视频通信的安全性失效.如:在H.263视频信号的传输过程中,由于采用了可变长编码,当发生比特错误时,很容易造成错误的扩散传播及图像质量下降。为了保证视频传输的服务质量(QoS),我们需要在视频码流中进行误差恢复处理,以此来降低差错对视频传输的影响.所以各种高误码网络中视频传输的抗误码技术成为无线和分组视频通信的关键技术问题之一。该论文对目前应用较广泛的H.263,MPEG-4标准以及最新制定的H.264/AVC标准所采用的抗误码技术进行了介绍与研究,对相应技术所具有的特点及其适应范围进行了分析总结。根据视频码流的语义,实现了解码器误差检测,定位和重同步,并根据不同的运动情况实现了空域和时域的差错掩蔽,并对解码后图像的显示做了优化,使得cpu的消耗大大减少,使多线程的多路解码和显示可以实现。并在最后对抗误码的效果做了比较。证明这种抗误码方案是可行的。
其他文献
七号信令协议承载着通信业务网络运行的所有信息,是非常宝贵的信息资源,因此可以说七号信令网是通信网的神经系统,对通信网络的畅通运行发挥着至关重要的核心作用。七号信令监测
  本文首先介绍了组播的基本概念和组播的技术原理,包括:组播的工作原理、组播地址的分配和映射、组播分发树、组播转发,并对目前常用的几种域内和域间组播路由协议和组播组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