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四合木(Tetraena mongolica)是中国特有孑遗单种属植物,是荒漠草原的建群种之一,其生境较为脆弱,加之人类活动对其生境干扰的不断加剧,对四合木种群的生存产生严重的影响。本文以分布于贺兰山自然保护区的珍稀濒危植物四合木为研究对象,研究四合木群落区系特征、物种多样性、种群生命过程及土壤理化性质,并结合研究结果分析了四合木的濒危原因和保护对策。采用径级结构用来表示四合木年龄结构,通过分析编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四合木(Tetraena mongolica)是中国特有孑遗单种属植物,是荒漠草原的建群种之一,其生境较为脆弱,加之人类活动对其生境干扰的不断加剧,对四合木种群的生存产生严重的影响。本文以分布于贺兰山自然保护区的珍稀濒危植物四合木为研究对象,研究四合木群落区系特征、物种多样性、种群生命过程及土壤理化性质,并结合研究结果分析了四合木的濒危原因和保护对策。采用径级结构用来表示四合木年龄结构,通过分析编译四合木种群特定时间生命表,进行存活曲线、消失率曲线、死亡率曲线、生存函数曲线的绘制,并进一步探讨种群特征与土壤理化性质的相关性。采用Margalef丰富度指数(E)、Pielou均匀度指数(J)、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和Simpson生态优势度指数(λ)对该研究区四合木群落的3种地形多样性进行分析。同时对3种不同的地形四合木种群特征进行统计分析,以及进行与土壤理化性质方差分析。获得主要结果如下:(1)四合木群落中有33种维管束植物,均为被子植物,由灌木和草本植物组成。灌木层中四合木(Tetraenamongolica)和红砂(Reaumuria soongarica)占据绝对优势,草本层中针茅(Stipaca pillata)和内蒙古旱蒿(Artemisia xerophytica)分布最广、生长较为茂盛且数量最多。群落具有温带性质,以北温带成分为优势。土壤理化性质对于草本植被的影响相对较大。(2)土壤理化性质对四合木种群密度影响较大,幼苗是更新过程中最重要和敏感的阶段;种群具有前期、中期呈衰退型结构,后期稳定增长型结构的特点;虽然四合木种群整体为增长型种群,但幼龄个体的匮乏,不能对中老龄个体进行补充,表现出向衰退型种群转变趋势,难以维持种群长期稳定,亟待采取保护措施。(3)通过分析不同地形四合木群落特征,发现平坦地的四合木群落最为稳定性,缓坡地、丘陵地稳定性次之;平坦地和缓坡地地势相对平坦,生境条件更适于灌木和多年生草本的生长,丘陵地地表多砾石或薄层覆沙,更适于一年生草本植被的生长。(4)平坦地中土壤的极细砂粒比重和有机质量高于缓坡地和丘陵地,平坦地适于四合木的生存发展;而在丘陵地形,因风蚀剧烈、土壤缺乏等因素不利于四合木生长,故生存环境的逐渐恶化,是导致四合木难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因素。
其他文献
研究目的:本文的一切努力都旨在寻找能解决虫草素在体内被腺苷脱氨酶(ADA)降解而失去其生物活性问题的途径。为此,我们首先对脂质体是否可以作为一种载体来保护虫草素免于被ADA降解进行了尝试并对如何获得高效装载的虫草素脂质体进行了探索;此外,对虫草素衍生物联合脂质体来保护其体内抗肿瘤活性的新思路也进行了初步的探讨。总体设计研究方法:本研究的设计思路如下:1,首先对虫草素的提取分离方法进行了验证;2,以
本文针对宁夏中部干旱带压砂西瓜如何进行合理的补灌及施肥以提高产量和品质,以及出现的生产与销售脱节,一味的追求单瓜高产而导致的资源浪费的问题,在宁夏中部干旱带中卫市中宁县鸣沙镇试验与示范基地,采用目标产量方法,通过设置处理为CK(基础产量)、T1(30t.hm-2)、T2(37.5 t·hm-2)、T3(45t·hm-2)、T4(52.5 t·hm-2)、T5(60t·hm-2)共6个处理,对宁夏中
对于口服制剂而言,其在胃肠道的经时过程是影响药物的释放、吸收和生物利用度的主要因素之一,而生物黏附是解决药物在胃肠道内停留时间不足较为有效的制剂手段,通过增加药物与肠黏膜之间的作用力,延长药物在肠道内的滞留时间,促进药物与黏膜的紧密接触,从而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复方丹参制剂作为名优的中成药大品种,临床上广泛用于冠心病、心绞痛等心血管疾病,疗效确切。方中君药丹参,其主要成分是以丹酚酸B为代表的水溶
马铃薯疮痂病(potato common scab)是一种土传兼种传病害,其致病菌为链霉菌(Streptomyces spp.)。近年来在全国各主要产区普遍发生,危害逐年加重,目前尚无防效十分显著的化学药剂和措施,给种植者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已成为制约我国马铃薯产业(尤其种薯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瓶颈。分离和鉴定拮抗菌,研制高效复合菌剂是防控马铃薯疮痂病的理想途径之一。本研究从疮痂病高发的云南昭通
近年来,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肥料消费国,但肥料利用效率却不及国际平均水平,一方面化肥的滥用了导致了土壤质量下降,环境污染等一系列严重的生态问题,另一方面秸秆等农业废弃物缺乏合理的资源化利用途径,不利于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生物炭是秸秆等生物质材料在高温裂解得到的富碳黑色固体颗粒,也富含大量的营养成分。秸秆生物炭还田施用,能够改善土壤结构,提升土壤肥力。为我国化肥减施和秸秆资源化利用提供了新的解
宁夏贺兰山东麓产区目前是我国集中连片面积最大的葡萄酒产区,但宁夏为极端大陆性季风气候条件,休眠季干旱寒冷、生长季雨热同季,在该区域种植欧亚种品种冬季需要埋土防寒,夏季需要喷施大量化学农药,目前已成为该产区葡萄与葡萄酒产业健康发展的瓶颈。适宜于我国气候条件的抗逆品种选育将是今后我国葡萄新品种选育的重要方向。育种途径及亲本选择对于实现育种目标至关重要。本研究以含山葡萄血统的欧山杂种与含有河岸葡萄、美洲
通过田间试验,探明不同覆盖方式下控释尿素输入对土壤水温、氮素、酶活性及植株生长和氮素累积的影响,为宁夏南部山区氮肥高效利用及高产高效栽培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以“先玉698”为供试材料,采用裂区试验设计,以覆盖方式为主区,分别为二元覆盖M1和全膜覆盖M2;施氮方式为副区,在等氮量(225 kg·hm-2)条件下,设置CK:不施肥,T1:100%普通尿素一次性基施,T2:普通尿素2/3基施,1/3
贺兰山东麓干旱少雨,葡萄园砾石含量高,夏季高温、成熟季反射能力强等导致了葡萄园微气候差。针对该产区葡萄园微气候和土壤微域生态环境差致使酿酒葡萄糖酸比不协调、香气物质累积不足的问题,本研究以宁夏贺兰山东麓产区7年生赤霞珠葡萄园为对象,以行内清耕为对照,研究行内人工种植马齿苋(Purslane)、湖南稷子(Echinochloa frumentacea)、自然生草(Naturally grown gr
本研究以贺兰山东麓产区白玉霓、威代尔和贵人香三个葡萄品种和6种不同陈酿时间的白兰地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比不同品种、不同蒸馏方式蒸馏酒的品质,以及白兰地在陈酿过程中品质的变化,探究不同品种蒸馏酒的风格,适合生产白兰地的蒸馏方式以及白兰地最佳陈酿时间。结果表明:(1)不同品种蒸馏酒的风格研究:采用壶式蒸馏法,对比研究贵人香、白玉霓和威代尔三个品种的白兰地风格。在3种蒸馏酒中,香气总浓度的排序为:贵人香>
针对宁夏温室秋冬及早春季节弱光寡照与不良气候因素所引起的设施蔬菜产量、品质下降的问题,本试验研究了光硒耦合对温室黄瓜生长及硒吸收、分布的影响。以”博耐12号”黄瓜为试材,以施硒和光质为试验因子,硒浓度设0mg/L(不施硒)、2.25 mg/L(施低硒)及4.5 mg/L(施高硒)3个水平;光质设红蓝光3:1、红光、蓝光及自然光照4个水平。通过分析黄瓜生长发育、光合特性、产量、品质及黄瓜各器官硒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