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作通信系统中继节点选择策略研究

来源 :北京邮电大学 | 被引量 : 7次 | 上传用户:fyp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现代科技的高速发展,社会对于无线通信需求越来越大,人们不断追求高质量的无线通信网络速度和通信服务质量。但是无线通信中的信号传输多径衰落效应一直是限制无线通信发展的一大问题。MIMO多天线技术充分的利用空域资源,提高无线通信容量,但是因为移动终端的尺寸以及功率有限性等问题,很难在终端实施多天线。而协作分集的提出为MIMO多天线提供了另一种可选方案,即多个单天线用户共享彼此的天线,实现虚拟的多天线来获得分集增益。用户如何从备选的协作伙伴中选择最优的中继节点进行协作,以及何时进行协作是协作网络中首先应该解决的问题。本文对协作通信的分集协议以及协作中继的选择问题进行了研究和分析,重点研究了如下内容:首先,对于无线通信的MIMO技术以及协作分集等原理进行了阐述,并对协作分集的协议的中断概率,性能进行了分析和比较。对几种常见的中继选择方案进行了分析总结,并着重研究了机会中继的原理,并针对机会中继中可能存在的碰撞导致中继选择的失败的情况,提出了一种改进方案,当节点个数较多时,加入门限限制参与竞争的中继数目,并且引入控制信道缩短可能发生碰撞的时间。最后,结合直传和机会中继的特点,提出了一种新的协作通信的方案,即FDSC(First Direct transmission Second Cooperative transmission),如果直接传输成功,则第二时隙中继节点不再转发消息,而源节点直接发送下一数据信息,因此,在中断概率以及平均频谱效率等方面相对于机会中继都有明显的改善。从另一个角度出发,为节省功耗,提出了一种基于中断概率的最小化总功率的模型,并对算法进行分析处理仿真。
其他文献
随着网络的飞速发展,互联网及电信网的API服务在人们生活中扮演着日趋重要的角色,尤其对于开发者如何组合利用已有的互联网及电信API,实现可视化在线开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