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土培实验研究了不同浓度的铜处理对小青菜生长的影响及铜在植物体内的分布和积累情况,并初步探讨了植物对重金属的适应性机理,在模拟实验条件下,研究铜对小青菜株高、叶面积、生物量、叶绿素含量、丙二醛含量、过氧化物酶活性、过氧化氢酶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游离脯氨酸含量以及小青菜体内铜累积量的影响,以期揭示铜污染的植物效应,为防治铜污染提供科学依据。通过对小青菜生长20天和40天的株高、叶面积和生物量的测定可知,低浓度的铜(<25 mg.kg-1)对小青菜生长起到促进作用,高浓度的铜(25~100 mg.kg-1)对小青菜生长起到抑制作用,随小青菜生长时间的延长,铜的危害愈严重。当给土壤供应低浓度铜时,可促进小青菜叶片叶绿素的合成,高浓度时,叶绿素含量明显降低。利用盆栽实验研究了铜对小青菜一些保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青菜生长20天和40天时,低浓度铜对小青菜丙二醛含量、过氧化物酶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游离脯氨酸含量影响不显著,而高浓度铜则显著提高了植株体内丙二醛和游离脯氨酸含量,显著提高了小青菜体内过氧化物酶活性,却降低了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随小青菜生长时间的延长,这些指标变化愈加明显。土壤铜污染愈严重,小青菜体内铜的含量愈大,且主要在根系累积。随小青菜生长时间的延长和铜污染程度的加剧,小青菜生物量急剧减少,导致体内铜累积量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