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心理一社会因素是损伤血管内皮细胞(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 VEC),导致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重要因素。精神紧张、情绪焦虑等心理应激状态,使自主神经系统功能失衡,交感神经活动增强,肾上腺髓质释放肾上腺素(Adrenaline,Adr)增多,Adr在相关酶的作用下,损害VEC形态结构和功能。本研究分为五个部分探讨海带多糖对心理应激大鼠VEC的保护作用。第一部分心理应激性内皮损伤动物模型的建立目的:采用愤怒心理应激法建立血管内皮损伤动物模型,并探讨血管内皮损伤的情况。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采用愤怒心理应激法建立血管内皮损伤模型,旷场试验检测各组大鼠行为情况,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浆皮质醇的含量,ELIS A法检测Adr、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on Willebrand factor, vWF),硝酸还原酶法检测血浆NO含量,HE染色及扫描电镜观察血管内皮结构的损伤情况。结果:模型组大鼠垂直得分、水平得分及总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模型组血浆皮质醇、Adr、vWF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血浆NO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扫描电镜观察显示VEC明显受损。结论:愤怒心理应激能够造成VEC损伤。第二部分海带多糖对心理应激性内皮损伤大鼠VEC形态结构的保护作用研究目的从内皮细胞形态学上探讨海带多糖(laminarpolysaccharide,LP)对心理应激性内皮损伤大鼠VEC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愤怒心理应激方法制备血管内皮损伤动物模型,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海带多糖低剂量组(LP-L)、海带多糖高剂量组(LP-H)及低分子肝素组。造模后通过旷场试验进行行为学检测并取血浆检测皮质醇、Adr。取血后迅速开胸取胸主动脉,采用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的方法观察VEC的超微结构,采用TUNEL法观察VEC的凋亡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垂直得分、水平得分和总分明显增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LP-L、LP-H和低分子肝素组血浆皮质醇、Adr水平明显增高(P<0.05);扫描电镜可见模型组VEC表面收缩,凹凸不平,细胞间隙明显增大,LP-H血管内皮表面及细胞间隙得到较好的改善;透射电镜可见模型组VEC的线粒体嵴模糊,部分线粒体出现空泡,LP-H VEC的线粒体嵴清晰,膜完整,无空泡。TUNEL染色法观察到模型组、LP-L、LP-H、低分子肝素组均可见内皮细胞凋亡,且模型组VEC凋亡数量明显多于 LP-H (P<0.05)。结论海带多糖对心理应激性内皮损伤大鼠VEC的形态结构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第三部分海带多糖对心理应激性内皮损伤大鼠VEC释放血管舒缩因子的调节作用研究目的探讨海带多糖对心理应激大鼠VEC释放血管舒缩因子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心理应激方法制备血管内皮损伤模型,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LP-L、LP-H及低分子肝素组。造模后取血,ELISA法检测血浆vWF、NO水平,放射免疫计数法检测血浆内皮素(endothelin, ET)、6-酮-前列环素 F1α (6-Keto-prostaglondin F1a,6-Keto-PGF1a )、血栓素 B2(thromboxaneB2, TXB2)的水平,取血后各组大鼠制备胸主动脉环,分别记录血管环在累积浓度乙酰胆碱(acetylcholine,Ach)、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NE)诱导后的舒缩反应,以及NO合成酶抑制剂(L-NAME)孵育后累积浓度硝酸甘油及NE对血管舒缩反应的影响。结果LP-H显著升高血浆NO、6-Keto-PGF1a的水平(P<0.05),显著降低血浆vWF、ET水平(P<0.05)。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对Ach诱导的血管舒张反应明显减弱,对NE诱导的血管收缩反应明显增强(P<0.05);与模型组比较,LP-H对Ach诱导的血管舒张反应明显增强,对NE诱导的血管收缩反应明显减弱(P<0.05)。L-NAME孵育后,模型组、LP-L、LP-H和低分子肝素组对硝酸甘油引起的舒张反应与对照组比较均显著减弱(P<0.05),对NE诱导的血管收缩反应均显著增强(P<0.05)。但是与模型组比较,LP-H、LP-L对NE引起的血管收缩反应显著减弱,对硝酸甘油引起的舒张反应无明显变化。结论海带多糖能够纠正心理应激引起的VEC舒缩因子释放与舒缩功能的失衡,由此也说明了其对VEC的保护作用。第四部分海带多糖对心理应激性内皮损伤大鼠血浆中Adr代谢产物的影响目的探讨海带多糖对内源性Adr代谢产物损伤VEC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愤怒心理应激的方法制备血管内皮损伤大鼠模型,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LP-L、LP-H及低分子肝素组。造模后,紫外比色法检测血浆单胺氧化酶(MAO)的水平,免疫荧光分光光度计检测血浆氨基脲敏感胺氧化酶(SSAO)的活性,化学比色法检测血浆Adr代谢产物H2O2的浓度,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检测血浆甲胺及甲醛的浓度。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各组血浆MAO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及低分子肝素组血管组织SSAO水平无显著差异,但是LP-L、LP-H血管组织SSAO水平明显降低(P<0.05),且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及LP-L、低分子肝素组血浆SSAO水平无显著差异,但是LP-H血浆SSAO水平明显升高(P<0.05),且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血浆中H2O2、甲胺、甲醛的浓度显著增多(P<0.05);与模型组比较,LP-H显著降低血浆中H2O2、甲胺、甲醛的浓度(P<0.05)。结论海带多糖可以通过降低血浆中内源性Adr代谢产物的水平来保护VEC。第五部分海带多糖对Adr代谢产物损伤VEC保护作用的体外研究目的研究海带多糖对H2O2、甲醛和甲胺损伤的血管内皮依赖性舒缩功能的影响,探讨海带多糖在体外对Adr代谢产物损伤VEC的保护作用。方法制作大鼠离体胸主动脉血管环,将血管环分为对照组(加入等量的K-H液)、模型组(分别给予H2O2、甲醛和甲胺孵育)、LP-H (给予H2O2、甲醛和甲胺孵育的同时加入高剂量海带多糖)和LP-L (给予甲醛、甲胺和H2O2孵育的同时加入低剂量海带多糖),孵育后分别测定PE预刺激后血管环对Ach的舒张反应,及血管环对NE刺激的收缩反应。结果H2O2孵育后,LP-H、LP-L、对照组的舒张反应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但各组血管环对NE引起的收缩反应无显著性差异。甲醛孵育后,模型组、LP-L和LP-H的舒张反应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但LP-H对Ach引起的血管舒张反应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对照组、LP-L和LP-H对NE引起的血管的收缩反应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甲胺孵育后,对照组和LP-H对Ach引起的血管舒张反应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LP-H、对照组对NE引起的血管收缩反应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海带多糖可以分别拮抗Adr代谢产物H2O2、甲醛和甲胺对VEC的损伤作用,调节血管的内皮依赖性舒缩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