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机械喷丸是一种传统表面强化工艺,在工程中被广泛应用,具有设备简单、价格低廉、操作方便等特点。机械喷丸处理的零构件表面被引入较大的残余应力,其静力强度、耐磨性、抗腐蚀性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机械喷丸是一种传统表面强化工艺,在工程中被广泛应用,具有设备简单、价格低廉、操作方便等特点。机械喷丸处理的零构件表面被引入较大的残余应力,其静力强度、耐磨性、抗腐蚀性和抗疲劳性等都得到了有效的提高。为了研究机械喷丸诱导的残余应力场,本文采用实验测量和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测量残余应力。主要工作为: (1)在实验测量方面,研究了基于X射线衍射的残余应力无损检测方法,解决了通过衍射峰形状筛选数据,以及优化最小二乘法拟合直线斜率的问题,获得了较为准确的实验结果;研究了基于钻孔应力释放和云纹干涉表面位移测量的残余应力有损测量方法,建立了通过条纹位移计算残余应力的公式,并获得了钻孔后孔边的云纹条纹图。实验结果表明,两种方法测量的结果相一致,可准确测量残余应力的大小,并获得不同喷丸工艺引起的残余应力分布规律。 (2)在模拟分析方面,建立动态响应机械喷丸强化的有限元模型,详细研究了喷丸工艺参数和试件表面几何形状对残余应力大小和空间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弹丸直径、弹丸速度、冲击角度、冲击次数等参数的增加,试件内部的最大残余应力、残余应力场的深度和表面残余应力的面积都是逐渐增大的;另外,试件表面几何形状对喷丸残余应力也有影响,凹面曲率的增大引起残余应力深度的减小和极值的增大,而凸面曲率的增大引起残余应力的深度的增加和极值的减小。 (3)实验研究了退火对机械喷丸残余应力释放和残余应力对试件疲劳寿命的影响。一方面,测量并分析了机械喷丸残余应力随着温度的演化特点,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残余应力逐渐减小,但残余应力释放速度逐渐增大,并在温度为700℃时,有最大释放速度。另一方面,测量并分析了在不同喷丸压力下,机械喷丸残余应力对试件疲劳寿命的影响,结果表明,机械喷丸可有效增加试件的疲劳寿命,但过度喷丸不会增加试件的疲劳寿命,甚至会减少试件的疲劳寿命。
其他文献
本文在对机械振动系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综述的基础上,着重探讨了结构动力特性中的频谱分析和试验模态分析两个问题,并结合CRAS数据采集箱开发研制了数据接口软件。 根据结构振动的一般情况,对系统的激励和响应,建立相应的动力学校型。利用CRAS数据采集箱的数据采集功能对系统的信号进行数据采集,通过接口软件调用Matlab软件平台,分别针对时间域和频率域两种研究方向,解决振动系统模态参数的辩识问题
随着微网内光伏发电系统容量的不断增大,在缓解能源危机和降低环境污染的同时,光伏出力的随机性、波动性和间断性等特点也对电网的安全、经济和优质运行带来了严峻挑战。对光伏出力进行准确预测,有助于供电部门适时调整供电计划,统筹安排常规电源和光伏发电的协调配合,提高系统安全、稳定运行能力。因此,探究光伏出力的影响因素与预测精度之间的关联性,建立适当的预测模型,并选择与待预测日相似度较高的样本进行训练,可提高
稀土永磁材料已经在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典型代表为钕铁硼(NdFeB)。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NdFeB生产国,但是产品质量相对发达国家比较落后,究其原因主要是生产自动化水平比
电网操作票制度是我国电网安全制度之一,是防止电网操作中误操作和电网事故的重要措施。地区电网综合调度指令票不同于已研究开发较多的厂站内部操作票,这种调度指令的发票对象是地区电网辖区内的各厂站,所发指令为综合指令,其规则除了要满足各厂站倒闸操作要求外,还要求地区电网操作票开票系统能够获取电网实时运行信息,实现整个电网的信息共享。这就要求地区电网操作票系统能够在现有调度信息系统的发展基础上,将与电网调度
该文介绍了动态子结构法的研究历史和以后的发展以及目前存在的问题.包括工程背景,一些模态法的提出和发展及改进,及模态法的优缺点.针对动态子结构法其中的一个优点,即可以
该文在文献调研的基础上,指出复合材料大尺度结构和微结构拓扑优化存在的理论和数值问题,并做了深入的研究.首先,介绍了非协调元和杂交元的基本原理,并将高性能单元推广于结
随着风电场规模的扩大,以及风电在电网中比例的提高,风电场的无功和电压问题日益受到重视。双馈风电机组具有较灵活的无功电压调节能力,是目前风电场选用的主要机型。但在电网受到较大扰动时,以双馈风电机组自身的无功发出能力并不足以承担系统所需的无功功率,需要额外的无功补偿设备来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为此,本文从双馈风电机组自身结构出发,提出了一种双馈风电机组与无功补偿设备间的协调控制策略,以维持风电场并网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