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我国天然气的消费需求迅猛递增,供需缺口逐年加大,制约了社会经济发展。因此近年来天然气净化工程建设项目快速发展,而天然气净化工程建设项目产生的职业病危害也不容忽视,成为摆在社会面前的一个新课题。本课题对重庆市天然气净化企业职业病危害分析与控制对策进行研究。研究目的:对重庆市天然气净化企业的职业病危害进行分析,探讨该类项目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危害程度,评价现有的控制对策和方法,为同类企业的职业病危害防治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对重庆市已建成并投产的5家天然气净化厂采用查阅文献、工程分析和职业卫生学调查的方法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依据《作业场所噪声测量规范》(WS/T69-1996)、《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第8部分:噪声》(GBZ/T189.8-2007)、《作业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第一部分:总粉尘浓度》(GBZ/T192.1-2007)、《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硫化物》(GBZ/T160.33-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无机含碳化合物》(GBZ/T160.28-2004)等国家标准方法对主要有害因素噪声、粉尘、硫化氢、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等进行浓(强)度监测,依托具有职业健康体检资质的职业卫生服务机构对研究对象的作业人员进行职业健康检查。结果:1.研究对象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有:噪声、硫化氢、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粉尘。接触机会主要是现场巡检、操作、泄漏或检修时,以噪声、硫化氢的接触机会最大。此外,还存在夜班作业,劳动时间过长的不合理的劳动制度,以及密闭空间作业时所带来的职业危害。2.除研究对象1的工作场所噪声强度有不合格点外,其余研究对象的噪声强度监测结果合格率为100%,各类风机和泵是主要噪声源和噪声关键控制点;研究对象作业场所包括硫化氢在内的主要化学有害因素的浓度均控制较好,均未出现化学因素超标的情况,阀门、管道或装置的接驳口、液硫池,以及检修岗位是硫化氢的关键控制点。3.研究对象的职业性健康监护受检率均高于90%,未发现职业禁忌者和职业病患者,但随着接噪工龄的增长,且防噪声耳塞使用率低,噪声的危害不容忽视。4.研究对象已采取了防尘毒、防暑降温、防噪声等措施,但存在不足之处。结论:针对本次调查的5家天然气净化企业:1.噪声、硫化氢是重点职业病危害因素。2.各类风机和泵是主要噪声源和噪声关键控制点;阀门、管道或装置的接驳口、液硫池口、以及检修岗位是硫化氢的关键控制点。3.职业健康监护工作应长期持续开展。4.企业重视职业卫生管理工作是防治职业病危害的核心,自动化、密闭化运行是保障作业场所有毒有害物质处于较低水平的关键,应急救援和个人防护措施是防止急性中毒的保障,合理的劳动制度和密闭空间作业的防护设计不容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