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酵母双杂交鉴定芥菜花开调控蛋白FLC的同源互作研究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uqiang19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芥菜(Brassica juncea Coss.)是十字花科芸薹属蔬菜作物,低温春化能诱导植株开花。FLOWERING LOCUSC(FLC)是春化途径和自主途径的关键基因,能抑制植物开花。FLC属于MIKC型MADS盒转录调节蛋白,是决定植物开花信号整合子的核心转录因子之一,处于整个开花调控网络中的枢纽地位。它的高水平表达抑制了下游开花整合基因,对开花具有强抑制作用。FLC主要在植物叶片和茎尖、根尖分生组织中广泛表达,其表达量多少与抑制开花作用强弱呈正相关。在叶片中,大量表达FLC可抑制至少两种系统信号的产生,从而推迟开花;在分生组织处,FLC通过直接抑制MADS盒转录因子SUPPRESSOR OF OVEREXPRESSION OF CONSTANS(SOC1)及调节bZIP转录因子FD的表达,进而降低对FT蛋白信号的应答。在FRIGIDA(FRI)依赖途径中,FRI可以促进FLC的表达进而延迟开花。   多个MADS盒转录因子往往能够相互作用形成蛋白复合体,从而参与植物生长发育的调控。在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中,FLC能够和同样是开花抑制调节蛋白的SHORT VEGETATIVEPHASE(SVP)相互作用并形成蛋白复合体,而突变体svp则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FLC的晚花表型。芥菜SVP与FLC能够在pET原核表达系统和酵母真核表达系统中相互作用,并可以形成稳定的异源蛋白复合物。前人在拟南芥上已经证实FLC存在同源相互作用,但芥菜FLC的同源互作情况尚不清楚。   为研究芥菜花期路径核心调节子FLC的同源相互作用情况,以芥菜‘QJ’为材料,克隆了FLC、FLC1-5基因片段,利用酵母双杂交体系,构建了酵母诱饵质粒pGBKT7FLC、pGBKT7FLC1~5和酵母猎物质粒pGADT7FLC,分别将猎物质粒pGADT7FLC和诱饵质粒pGBKT7FLC、pGBKT7FLC1-5转化对应的酵母菌Y2HGold、Y187,均不存在自激活和毒性现象。酵母转化子Y2HGold[pGBKT7FLC2~5]能与Y187[pGADT7FLC]融合,并可在选择性固体培养基QDO/X/A上长出蓝色菌落,证明激活了酵母的4个报告基因AUR1-C、HIS3、ADE2、MEL1。表明FLC能与截短体蛋白FLC2~5同源相互作用,形成蛋白复合体,而FLC的K域(FLC3)则有可能是介导FLC蛋白同源互作的关键结构域。主要研究结果总结如下:   1、克隆了FLC全长基因及其截短体FLC1~5基因   以芥菜‘QJ’材料的茎尖总cDNA为模板,PCR扩增出FLC全长基因,基因片段大小为625bp,测序结果表明,FLC全长基因的序列正确。以pEASY-BluntSimple-FLC质粒为模板,用特异性引物亚克隆FLC截短体FLC1~5,其片段大小分别为341bp、513bp、198bp、466bp和301bp。PCR产物经1%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扩增条带大小与目的基因片段相符。测序表明截短体FLC1~5的序列正确。   2、构建了酵母双杂交重组表达载体   构建了酵母双杂交重组诱饵质粒pGBKT7-FLC、pGBKT7-FLC1、pGBKT7-FLC2、pGBKT7-FLC3、pGBKT7-FLC4、pGBKT7-FLC5以及重组猎物质粒pGADT7-FLC。DNA测序结果分析表明,pGBKT7-FLC、pGADT7-FLC、pGBKT7-FLC1~5载体中包含有对应的目的序列(FLC全长及截短体基因),其片段序列、插入位点和读码框均正确。   3、检测了酵母双杂交重组质粒的毒性和自激活作用   Y2HGold[pGBKT7-FLC]和Y2HGold[pGBKT7-FLC1~5]转化株在缺陷型SD/-Trp平板上能够长出阳性克隆,菌斑大小、密度相对于Y2HGold[pGBKT7]空载克隆均无明显差异,表明诱饵质粒pGBKT7-FLC、pGBKT7-FLC1~5对酵母均无毒性作用。Y187[pGADT7-FLC]转化株在缺陷型SD/-Leu平板上,能够长出阳性克隆,菌斑大小、密度相对于Y187[pGADT7]空载克隆均无明显差异,表明猎物质粒pGADT7-FLC对酵母均无毒性作用。   另外,在SD/-Trp和SD/-Trp/x-α-gal固体培养基上,Y2HGold[pGBKT7-FLC]、Y2HGold[pGBKT7-FLC1~5]能长出阳性克隆,但在SD/-Leu/-Trp和SD/-Trp/x-α-gal/AbA固体培养基上都不能生长;在SD/-Leu和SD/-Leu/x-α-gal固体培养基上长,Y187[pGADT7-FLC]能长出阳性克隆,但在SD/-Leu/x-α-gal/AbA和SD/-Leu/-Trp固体培养基上不能生长。说明酵母载体的基因片段在酵母表达载体和对应的酵母菌株中均不能自主激活MEL1和AUR1-C报告基因,没有自身转录激活活性。由此可知,构建的酵母双杂交重组表达载体没有发生毒性和自激活现象,可用于进一步的相互作用检测分析。   4、鉴定了FLC全长与全长、全长与截短体蛋白间的相互作用   FLC全长蛋白能够与FLC全长蛋白融合,能在QDO/X/A固体培养基上生长,呈现不同程度的蓝色克隆,表明酵母报告基因AUR1-C、HIS3、ADE2、MEL1被激活;而截短体蛋白FLC2、FLC3、FLC4、FLC5同样能够与FLC全长蛋白融合,并均能在QDO/X/A固体培养基上生长,呈现不同程度的蓝色克隆,激活了酵母的4个报告基因AUR1-C、HIS3、ADE2、MEL1。   FLC1(只含有M域和I域)不能与FLC全长蛋白相互作用,推测M域和I域在同源互作中非核心作用域;FLC2(缺少C域)能与FLC相互作用暗示这一同源复合物并不由C域决定;而FLC3(只含有K域)与FLC相互作用的结果表明K域可以介导FLC自身相互结合形成蛋白复合物;FLC4(缺少M域)能与FLC全长蛋白互作暗示该蛋白相互作用也不由M域决定;FLC5(缺少M域和I域)能与FLC相互作用暗示I域同样不决定此相互作用。因此,无论M域、I域还是C域,均无法介导FLC蛋白自身的相互作用,K域则极可能介导FLC蛋白同源相互作用。
其他文献
线粒体反向调控途径(Mitochondrial Retrograde Regulation,MRR)是植物线粒体与细胞核之间发生信息交流的重要途径。当线粒体功能受到线粒体基因突变或逆境胁迫影响时,线粒体会将
植物开花的正常调控是其正常繁衍后代、进行物种演化的保障,对农作物来说,开花过程与其产量和品质有紧密的关系,对于需要收获营养器官的农作物,通过延迟开花时间,延长营养生
枳(Poncirus trifoliata(L.)Raf.)是柑橘重要的砧木,具有较强的抗寒性和抗病性,但其抗旱性较差,研究枳干旱应答机理对于提高其抗旱性具有重要意义。SnRK2(Sucrose non-fermen
红菜薹(B. campestris L.ssp Chinensis L.var. utilis Tsen et Lee.2n=2x=20)属我国特有蔬菜,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异花授粉植物,杂种优势强。十字花科蔬菜中利用雄性不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