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媒体塑造下的韩国国家形象——以“涉韩历史文化争端事件”报道为例

来源 :南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n_guohan1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信息化与全球化持续发展的今天,国家形象已成为影响一个国家对外交往、国际地位、舆论肯定与尊重的重要因素。在国家形象传播中,有的部分能够得到接收国民众接纳,也有的部分会遭到接收国民众抵制,形成反效果,加重两国间的偏见与隔阂。  韩国近些年采取了一系列塑造国家形象的行动,韩国的一举一动也越来越受到中国媒体的关注,而对中国民众认知影响最大的,莫过于媒体塑造下的韩国形象,即便媒体可能并无刻意塑造韩国形象之意。本论文试图以“涉韩历史文化争端事件”为例,研讨中国媒体塑造下的韩国国家形象,并寄期望得到一个较为客观的结论。  首先,论文解释了国家形象的基本概念,分析了国家形象与国家“软实力”、大众传媒的关系。其次,论文从韩国和中国两个方面探讨了韩国国家形象的成因,分析了韩国对本国国家形象的推广,以及在媒体与受众的双重作用下韩国形象在中国是如何得以呈现的。再次,论文运用实证主义传播学的方法,从话语分析和受众效果分析两个维度研究中国媒体中韩国国家形象的实体与受众反馈。话语分析定位于对“涉韩历史文化争端事件”进行报道的中国报纸媒体,探析报道话语内涵与意义;受众效果分析定位于中国网络媒体,通过量表问卷与调查报告,分析网络媒体对韩国形象的塑造在受众间所产生的效果。最后,针对所有研究,论文总结出中国媒体中的韩国国家形象,并对中国塑造自身国家形象提出相应建议。  本论文试图通过研究,尽力呈现中国媒体中的韩国国家形象,厘清偏见与误解,努力使中国媒体从业人员与普通民众以更加客观、理性的态度看待韩国及其塑造国家形象的行为,吸取韩国国家形象构建中的经验与教训,争取最终搭建两国间良性交流的平台。
其他文献
有一种概念下的企业品牌并不是为提升市场销售力而生;有一种情况下的品牌产品并不是企业真正销售的核心;有一种战略背景下的品牌文化是用以映射国家内涵,传播社会主导价值取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