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桕生物柴油制备条件改进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gxing79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物柴油的研发主要需解决选择充足的原料、降低成本和回收副产品等问题。本文选用乌桕籽作为原料制备生物柴油,开展了油脂成分提取、催化剂的筛选及工艺流程的改进;试验了不同的溶剂进行提取,并引入超声加以强化,取得较好效果。当选用正己烷为溶剂,超声功率为100W,超声30min,提取率最高,达到46.8%。  分别以金属氧化物、分子筛、无机盐等物质作为载体,浸渍含有硫酸根的溶液,再经高温灼烧后制得固体酸催化剂,实验测试了不同强度的酸催化剂及其催化效能。本文讨论了时间、温度、催化剂用量、催化剂种类对酯交换制备生物柴油转化率的影响。  结果表明,超声的强化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在增加原料油提取率、提升酯交换反应转化率等方面都有所贡献,使原料油提取率比普通方法提高了9.6%。  将自制磁性基质Fe3O4和SrFe12O19上负载金属氧化物以及酸根制备磁性催化剂,简化了生物柴油制备和产品分离工艺。锶铁氧体作载体负载二氧化锆制备的固体酸催化剂(SrFe12O19/ZrO2/SO42-,用量为3%),用于酯交换反应,在温度为110℃、反应6小时制备乌桕生物柴油,其转化率为54.2%。  将酯交换法制得的乌桕生物柴油用调和法与无水乙醇混合进行低温改性,当乙醇加入量为30%(wt.%)时所得的混合生物柴油冷滤点降低至低于1℃,与未改进的油脂相比,冷滤点降低幅度达13℃。
其他文献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是一种典型的空气污染物,主要来源于石油化工、印刷、制药、喷漆等工业生产过程,它具有种类多、成分复杂、对人体危害大以及处理困难等特点。对挥发性有机化合
“薄、轻、宽、强”新型吸波材料是目前微波吸收领域研究的重点。宽带隙n-型半导体二氧化锡(SnO2)与多壁碳纳米管(MWCNTs)的复合可以提高SnO2的吸波性能;以MWCNTs为基体,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