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松江鲈鱼(Trachidermus fasciatus)为我国四大淡水名鱼之一,是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由于其肉质鲜美而中外闻名,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历史上我国沿海地区及相连的淡水水域都有过松江鲈鱼的分布。目前该物种已在大部分水域绝迹,资源储量已经处于濒危状态。因此对松江鲈鱼的发育生物学等方面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能够为更好的保护该物种提供科学的指导。本文运用组织学、内分泌学、营养分析测定法等对分布在青岛大沽河流域及文登靖海湾松江鲈鱼繁殖期一些指标进行了测定与分析,具体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采集了大沽河流域11月份到翌年1月份三个月份的松江鲈鱼个体,解剖性腺进行组织切片分析。结果表明:11月份,大部分卵巢处于Ⅲ期,这一时相的卵母细胞开始进入大生长期;12月份,为Ⅳ期卵巢,大部分卵母细胞处于Ⅳ时相,也有少部分的卵母细胞依然处于Ⅲ时相的发育状态;翌年1月份卵巢处于Ⅴ期。11月份采集到的样品中,精巢大部分已经进入Ⅳ期;12月份采集到的样本中,精巢较前一月份又有了进一步的发育,为Ⅳ期晚期;翌年1月份,仍属于Ⅳ期晚期。对在文登沿海靖海湾捕捞的仔稚幼鱼进行了部分器官发育组织切片观察。2、采用放射免疫测定(RIA)方法,对三个月份松江鲈鱼成鱼性腺抽提液中性类固醇激素、FSH和LH的变化情况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1)雌性松江鲈鱼性腺中雌二醇的含量在繁殖前期的几个月中维持相对稳定的水平,呈微弱的下降趋势,11月份与翌年1月份有显著性差异(P<0.05);性腺中睾酮的变化呈下降趋势,11月份与12月份及翌年1月份差异显著(P<0.05)。(2)雄性松江鲈鱼个体性腺中雌二醇的含量在三个月份中呈现下降趋势,翌年1月份与11月份和12月份差异显著(P<0.05);睾酮的含量在三个月份中也呈现下降的趋势,11月份与12月份及翌年1月份差异显著(P<0.05)。(3)雌性松江鲈鱼个体中,性腺当中的FSH在三个月当中呈明显的上升趋势,三个月份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11月份基本检测不出含量;LH水平在三个月中呈下降趋势,但三个月份差异均不显著(P>0.05)。(4)雄性松江鲈鱼个体中,性腺中FSH的含量三个月中呈下降趋势,但三个月份差异均不显著(P>0.05);LH的含量在三个月中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12月份与11月份及翌年1月份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3、对繁殖前三个月份的松江鲈鱼肌肉体成分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三个月份中,松江鲈鱼体组分中的水分含量总体呈上升趋势,含量在72%左右,11月份与12月份及翌年1月份差异显著(P<0.05);三个月中灰分含量呈上升趋势,均值均维持在6%左右,三个月份差异均不显著(P>0.05);粗脂肪在三个月中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三个月份均差异显著(P<0.05);三个月当中鱼体中粗蛋白的含量呈下降趋势,11月份与12月份及次年1月份差异显著(P<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