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初步探讨肝增殖模型中Hoc增殖的规律和肝脏组织中TGFβ、ALK-1、ALK-5表达的变化及其与Hoc增殖规律之间存在的联系。方法:将F344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假手术组(腹部正中切口不做任何处理,缝合腹腔)、肝切除组(PH组:肝2/3切除,术后灌胃50%食用酒精)、2-乙酰氨基芴组(2-AAF/PH组:肝2/3切除,术后灌胃2-乙酰氨基芴),然后再分别按照时间点随机分为3个亚组,共计9组,分别为:假手术组7d、14d、21d(n=18);肝切除组7d、14d、21d(n=18);2-乙酰氨基芴组7d、14d、21d(n=18)。各组按照设置的时间点取肝脏组织。苏木素-伊红染色观察肝脏组织细胞的病理学改变;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鉴定Hoc。RT-PCR、Western-blot分别检测各组肝脏组织中7d、14d、21d时TGFβ、ALK-1、ALK-5的m RNA及蛋白水平的表达。结果:HE染色:假手术组术后可见大鼠肝小叶清晰,排列整齐,肝细胞结构正常;PH组术后可见肝细胞水肿,结构也逐渐发生改变,少数的肝细胞呈现点状坏死;2-AAF/PH组术后在肝汇管区周围可见成簇或者散在分布的细胞,呈卵圆形,体积小,约为正常肝细胞的1/3,细胞核深染,胞质较少。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假手术组各时间点很难见到EPCAM和Thy-1阳性细胞(肝卵圆细胞);PH组在术后7d可见少量的Hoc;术后14d可见阳性细胞向肝内迁移,术后21d仅见很少量Hoc;2-AAF/PH组术后7d、14d可见与PH组相似结果,但Hoc明显增多且术后21d依然可见多量的Hoc.RT-PCR、Western-blot检测结果:TGFβm 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PH组和2-AAF/PH组高于假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H组高于2-AAF/PH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假手术组三时间点表达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H组和2-AAF/PH组三时间点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LK-5m 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PH组和2-AAF/PH组高于假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AAF/PH组高于PH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假手术组三时间点表达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H组和2-AAF/PH组三时间点表达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ALK-1m 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PH组和2-AAF/PH组高于假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H组高于2-AAF/PH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假手术组三时间点表达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H组和2-AAF/PH组三时间点表达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1.利用肝2/3切除和术后灌胃抑制肝细胞增殖的2-乙酰氨基芴成功构建了肝增殖微环境下的肝卵圆细胞增殖模型;肝卵圆细胞EPCAM和Thy-1表达阳性。2.TGFβ及其受体的表达和Hoc增殖都呈现动态趋势;Hoc增殖趋势与TGFβ、ALK-1表达的动态趋势不同步和ALK-5动态表达趋势同步,提示TGFβ在Hoc增殖的调控机制中的作用可能具有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