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框架理论是最早从西方兴起的一个重要传播理论,到了20世纪80年代后逐渐受到许多媒介研究学者的关注。学者们大致从三个层面去研究新闻框架:一是新闻生产;二是新闻文本;三是受众与新闻文本的互动。本文以框架理论为基础,所要探讨的是框架与新闻文本之间的关系,以期了解报纸是如何利用框架来建构新闻文本的,不同性质媒体在呈现同一重大议题时是否有不同的框架特征。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文章主体的第一部分从框架的源起、框架的内涵、框架的作用机制和内在结构,来考察框架、媒介现实和新闻文本的关系,并且阐述了笔者在这些理论上的思考和观点。这也为接下去的实证分析做好了理论上的准备。第二部分是对个案的内容分析。本研究以《人民日报》和《新京报》有关北京奥运筹备的报道作为研究样本,借用Tankard框架清单取向的内容分析法,对新闻文本建构出多种不同属性的主题类目,图式结构类目和消息来源类目。通过对主题框架、图式结构框架和消息来源框架的数据资料分析,本文发现不同性质的报纸媒体(《人民日报》和《新京报》)在主题框架上存在统合与竞争的关系,在图式结构框架上存在一致与分歧的关系,在消息来源框架上存在偏向与多元的关系。第三部分是研究总结。根据上述分析并针对研究架构中提出的问题,得出以下的结论:1、从整体上看,报纸在呈现北京奥运筹备时凸显了文本框架特征。首先,报纸的主题框架凸显了事件性特征;其次,报纸的图式结构框架凸显了细节性的特征;另外,报纸的消息来源框架凸显了权威性和非官方性特征。2、不同性质报纸呈现的新闻文本框架异同相参。首先,不同性质的报纸在主导的文本框架上呈现了一致性的特点;其次,不同性质的报纸在擅长使用的文本框架上又各有侧重。3、不同的消息来源对于议题的诠释框架(即主题框架)的建构有不同的侧重面向。接着,本文从“新闻常规”、“组织压力和限制”以及“利益团体”来分析影响北京奥运筹备报道框架(报纸文本框架)的因素。论文的最后指出了本研究的局限并提出相应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