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经济运行中人的行为价值分析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nlang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古至今,人类所从事的一切活动无不直接、间接地与行为相关.行为是人存在的基本方式和社会化的根本途径,是企业运行的内在机制,是民族兴旺的力量源泉,是国家繁荣的可靠保证,是社会进步的强大动力.同样,国与国实力的差距也来自于创造物质财富的企业的差距.企业作为国民财富的重要来源,是一国竞争力的基本支柱,是社会繁荣的基石.人作为企业的主体,其行为价值观与企业价值观的和谐性决定着企业在竞争力上的差异和社会的繁荣度.因而,企业经济运行中人的行为价值问题一直以来都是管理理论界和实践界关注的热点.本文通过对价值理论的回顾,明确了价值的本原.按照人的行为特性总结了行为管理的一般过程,和进行行为激励、评价与控制的基本方法,用价值推理来考察人的行为价值判断与实现,理解人的行为价值观与企业价值观的关系,为下一步深入研究企业经济运行中人的行为价值问题奠定理论基础.人的行为及其形成机理具有内在的规律性.本文从分析人的行为构成入手,以行为的要素、结构和过程这三个维度来把握其特征.阐明了人的行为动因主要是受自身的有限性、需要和利益的满足、社会分工的两重性、社会心理的驱使和文化背景等相关因素的影响,以及"双向互动、施报平衡、和而不同"等规律制约着人的行为过程.在企业的经济运行中,人的行为决定企业的能力,企业的能力又最终决定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本文在研究影响人的行为的内生变量和外生变量,以及企业的相关激励组合的基础上,揭示了人的行为与企业目标的关联关系.同时由于人的行为带有明显的目的性,是一种权利不对等、信息不对称的多层次、多阶段、多目标智能博弈,它不仅自身具有多维需求,而且还会根据环境的变化选择取舍自己的需求,以满足自身收益的最大化,提出了人的行为价值博弈的基本模型.具体包括对非合作行为的选择模型、具有旁收益与不具有旁收益的合作行为的选择模型、信息不对称的重复行为的选择模型、多维合作行为的选择模型等,为建构人的行为与企业目标的有效管理机制提供理论依据.人的行为价值观与企业价值观的一致性,是人与企业都取得有效业绩必不可少的条件.因此,本文从人与企业的行为目标出发,以人的行为与企业目标的和谐性为基础,提出了用粗集神经网络法对人的行为和谐性进行制约,构建基于心理契约的、人与企业双方都认同的目标导向;并把人的行为分为"可观察行为"和"绩效可控的不可观察行为"两种,分别对其进行量化管理,建立了以目标为导向的行为激励机制;同时提出了相应的聘用、奖励与提升、解聘等量化考核体系;创建了以提升行为绩效、纠正行为偏差为宗旨的动态控制制度;从而促使人们自觉选择与企业目标协同一致的行为,赢得人与企业、乃至社会的协调发展.
其他文献
众所周知,国转轨时期国有银企信用关系出现了极度不正常现象,最直观的结果是国有商业银行巨额的不良贷款。隐含在这一现象背后的实质是我国银企信用关系的异化。本文进行了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