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篇传奇小说在中国古代小说史中是相当独特的作品群,除首开风气的《娇红记》问世于元代外,其余皆出于明代,且集中在明嘉靖朝前后,于万历中期后少有新作问世。它们的取材特征、价值倾向主要体现出泾渭分明的3类,即前期的钟情类、后期的艳情类及色情类。本文着重分析明代中篇文言小说在两性关系上体现的情爱观,立足时代文化背景建立研究的坐标系,以文化转型为依托,从价值评价、叙事操作的转变切入,梳理分析各类文本的文化特征和叙事特点,理清两性情爱观在这一阶段的流变及对文言小说创作的影响,并对其在中国古代小说长河中的价值进行定位。 全文分三章。 第一章:以《钟情丽集》为典型文本,分析“钟情”系列文本言私情却不伤风化,风流与礼防共构,情重欲轻的总体特征,以及个体文本在价值取向和叙事操作上的差异。该系列文本在两性关系上认同男女间在感情上的始终如一,精神上的相契相合,肉体上的互为愉悦,情感对象的始终不渝的“钟情”情爱观。 第二章:以《天缘奇遇》为典型文本,从士人梦幻意识和道教滋生的生存及享受欲望的文化心理来分析“艳情”系列以“天缘”、“奇遇”构思离奇故事,标举“雅妙”,展现了艳福齐天富乐人间纵欲淫逸的射线型情爱观,实际上走的是《游仙窟》的艳遇路子。 第三章:以《痴婆子传》为典型文本,从性爱心理层面分析“色情”系列文本偏重性爱描写的总体特征,重点分析其的价值定位以及独特的叙事特征。并在与通俗帝王艳史小说的比较中分析《如意君传》的特点,在与通俗龙阳类小说的对比中分析《金兰四友传》的独特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