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植物在进化过程中形成了对环境信号反应的能力,光是植物生长发育中的一个重要的环境信号,植物为了更好地生长和发育形成了精密的光信号接收和转导系统。光对植物花青素生物合成的调控,主要是通过光受体接受光信号进行信号转导,启动花青素生物合成的代谢途径,如红光、UV-A光、蓝光、UV-B光均可通过相应的光敏色素、隐花色素(蓝光/UV-A受体)、UV-B受体诱导拟南芥花青素的合成,但在津田芜菁(Brassica rapa’Tsuda’)中只有UV-A光可诱导花青素的合成。为了研究津田芜菁UV-A特异诱导的花青素合成调节特性,本研究以“津田”与“赤丸”为父母本杂交组合为材料构建的F2群体材料,用公共的与新开发的SSR标记构建了一个连锁图谱,并且锚定了紫色与依光型两性状。结合公共物理图谱与生物信息学分析,初步确定了相应性状的候选基因,为进一步研究花青素生物合成途径方面提供科学依据。1.在本研究中,利用SSRHunter软件,对3803条的“津田”芜菁EST进行了SSR标记分析,共检测出143个包含27种SSR重复类型占全部EST的3.76%,其中,AG重复基元最多。共设计出90对EST-SSR引物,在F2群体中有13个共显性位点显示出多态性,这些EST-SSR观察杂合度与理论杂合度分别为0.1563-0.5417和0.2277-0.5026。此结果表明,根据EST建立EST-SSR分子标记是一种简单且有效的方法。2.共用了1518对引物对2个亲本进行了多态性检测,包括90对EST-SSR引物和1428对公布的gSSR引物。用筛选出的100对多态性引物对F2群体进行了分析,经χ2测验的结果表明:仅有27对引物符合孟德尔式分离规律,即其在F2中的分离符合1:2:1(P>0.05),其余的共显性多态引物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偏分离(P<0.05)。结果表明:芜菁gSSR标记所揭示的多态性与偏分离比率要高于EST来源的标记。3.利用100对多态性引物对F2群体进行扩增,获得了121个SSR标记差异位点。使用JionMap4.0软件进行连锁分析表明(LOD>3.0),其中有64个位点连锁,并分布在10个连锁群中,覆盖总遗传距离为681.20cM,平均每个连锁群有6.4个标记,每两个标记间平均遗传距离为10.64cM。4.利用双亲、F1、BC1和F2分离群体分析性状数据,使用JionMap4.0(?)欠件定位了紫色与依光型两个质量性状。经连锁分析结果为:依光型性状(Light-sensitive)位于号染色体B126.3与BRMS042之间,与BRMS42距离仅为0.4cM处:而紫色性状(Pure)分布于十号染色体BrlD10223与ENA18之间,距BrlD10223为4.7cM。5.依据性状定位结果结合公共物理图谱、拟南芥同源基因注释、表达部位、转录组特性及Real-time PCR的结果与生物信息学分析选定了三个基因为候选基因,其中Bra012920基因为依光型性状的候选基因,Bra009120和Bra009134两基因为紫色性状的候选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