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的快速发展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极大提升人们经济条件与生活品质的同时,也带来城市拥挤、远离自然环境等问题。逆城市化时代、休闲时代、后工业化时代的来临,使长期生活在快节奏、高压力之下的城市居民深感疲惫,渴望回归自然,乡村休闲度假旅游应运而生。民宿是一种能有效结合在地文化、自然景观、生态环境等多重因素,让住宿者能够更深入的体验在地生活,满足精神回归需求的新型住宿业态。在乡村旅游时代的背景下兴起而生并蓬勃发展。 民宿起源于十八世纪欧洲、从日本再影响到中国。我国现今除台湾、浙江等地区民宿发展相对成熟,其他地区民宿整体情况还处于较为参差不齐、亟需品质提升的阶段。民宿较之一般住宿业,强调人与环境、人与人之间的互动,让住客能够体验到都市生活中无法享受的乡野情趣。在对国内外民宿发展历程以及现况的探讨分析后,得出主客共居的民宿更能体现出上述民宿优势,共居将是民宿发展的走向和趋势,是民宿中较为典型的类型的结论。对共居型民宿的研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研究以共居型民宿为研究对象,基于相关理论和研究成果,采用文献法、问卷法和实地调查法等研究方法,以平乐古镇共居型民宿为典型案例进行调查和研究。通过对调查资料与数据的分析,总结了共居型民宿的问题。结合国内外民宿优秀案例,以满足主客共居需求为目的,针对问题,提出了共居型民宿设计策略。论文共分为六个章节:第一章明确了研究背景、研究内容、研究问题、研究意义、研究方法以及研究构架,并提出和界定了共居型民宿的概念。第二章对共居型民宿的特性进行了分析,并确定了调查研究的范围。第三章探讨了研究方法和实地调研。第四章对平乐古镇共居型民宿、民宿主人以及民宿客人进行了调查研究,并对获取的数据和资料进行了分析。基于对民宿主、客诉求探讨的基础上认为应当从从整体布局、功能设计、空间营造、私密性以及私人服务性层面回应民宿主、客诉求,并解决民宿所存在的现况问题。第五章针对问题提出了设计原则,认为民宿设计过程中应满足目标针对性、互不干扰性、促进交往性、舒适性,共居环境以及民众参与的原则。并结合优秀民宿案例,从整体布局、功能设计、流线设计、共享空间设计、空间营造层面探讨了民宿设计策略。最后通过平乐古镇“一無”民宿的优化改进设计,进行了实证研究。第六章总结了全文,提出了本研究的主要结论、论文创新点以及进一步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