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我国游客市场的旅游需求也在不断转变,已逐步从单一的观光游览过渡到休闲娱乐度假体验。2007年12月,国务院通过《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进一步刺激了我国乡村旅游业的发展,乡村旅游逐渐成为一种常态化的旅游业态。乡村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游客层次的不断扩大,现已成为我国旅游业的一大亮点。2007年以来,陕西礼泉“袁家村”充分利用其特有的关中民俗资源优势,坚持把加快旅游业发展作为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突破口,经过数年的发展,现已形成了关中特色餐饮小吃、传统工艺认知展销、休闲娱乐参与体验、民俗文化演艺展示、传统聚落景观游览等多种形式的乡村旅游特色,成功打造了“关中印象体验地—袁家村”旅游品牌。然而袁家村如今却面临着关中地区乡村旅游“袁家村模式”的大量模仿。那么面对这种现象,如何通过乡村旅游产品转型优化来长久维持并提升其乡村旅游品牌与地位成为袁家村旅游业发展的关键问题。本文在此背景下,通过总结国内外乡村旅游产品的研究和实践进展,分析国内外乡村旅游产品的主要发展模式,总结现今乡村旅游产品发展的主导方向与趋势,后以袁家村为研究对象,梳理村庄历史沿革与旅游产品开发历程,经过实地走访,明确各类旅游产品开发具体内容与现状空间分布,将袁家村现状旅游产品现状归纳为“传统聚落景观体验型、餐饮小吃体验旅游型、休闲度假住宿旅游型、休闲娱乐参与体验型、民俗文化演艺体验型、传统工艺认知展销型、旅游配套设施服务型”七种类型。此外,以袁家村游客、袁家村旅游经营者、袁家村潜在游客三类群体为对象,针对性地设计三类调研问卷,通过不同群体对袁家村旅游产品进行市场调研获取相关数据并进行分析,总结出不同群体对袁家村旅游产品开发现状的评价结论,深入研究袁家村旅游产品开发现状各方面的问题,分析产生这些问题的成因,明确了袁家村乡村旅游产品转型优化的重要性。由于袁家村旅游产品转型优化的迫切性,本文以“吃、住、行、游、购、娱”和“商、养、学、闲、情、奇”旅游新旧六要素为主要依据,构建袁家村旅游产品开发现状评估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级指标的权重,针对袁家村旅游产品开发现状进行全方位评估,根据各项指标得分情况,结合前文问卷调研结论,总结出袁家村旅游产品开发现状存在问题。基于上述分析,作者以乡村旅游产品发展的一般性规律、发展趋势、市场调查、生态文明发展诉求、自身问题及发展条件分析等为依据,以袁家村旅游产品开发现状问题作为切入点,确定“最关中,原乡愁—国家级乡村生活印象体验地”的转型优化最终目标,继而从产品市场定位、参与体验、主题特色、消费优惠、生态需求、养生功能、空间引导几个层面提出袁家村乡村旅游产品转型升级策略,以期为袁家村后续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参考借鉴,同时也对其他乡村旅游地的产品开发具有指导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