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供应链管理的导入,将竞争主要的视角从传统的企业与企业之间转变为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通过对供应链所有节点企业实施系统集成,有效减少了节点企业之间的内耗和浪费,使各节点企业能够从供应链整体最优中受益,达到提升竞争力的目的。实施供应链管理,对于我国制造企业提高生产专业化协作水平、确保最终产品的价格优势和市场响应速度具有深远的意义。但从目前供应链管理的研究情况来看,大多侧重从操作层面及计算机管理的角度进行研究,且主要围绕供应链的某一局部展开,而从供应链全局的角度探讨供应链管理所体现出来的经济学、管理学核心思想的研究则十分缺乏。有鉴于此,本论文以交易费用经济学、博弈论、信息经济学及业务流程再造等理论为基本的分析工具,以制造企业为立足点,探讨供应链管理的交易费用和决策优化问题,希望在供应链管理的经济学、管理学理论分析方面有所贡献。 在导论对供应链管理及战略联盟、虚拟企业、纵向一体化、一体化物流等相关概念进行比较的基础上,第1、2章分析了供应链管理兴起的必然性及供应链管理的理论基础,指出随着企业党争形势的变化,作为优化上下游企业之间关系的另一种手段,供应链管理是对纵向一体化的扬弃,合作博弈机制的实现,使得供应链管理具有帕累托改进的性质。根据供应链管理鲜明的顾客导向原则,循着需求驱动的脉络,第3~6章依次对供应链管理环境下制造企业的销售、生产、采购、物流等运作决策优化问题分别进行了研究。第7章讨论了供应链节点企业之间可能存在的委托代理问题及其相应的解决措施。针对传统企业组织结构所表现出来的种种不适应性,第8章讨论了供应链管理环境下企业组织结构变革的迫切要求及新型企业组织结构的基本架构。作为本论文的实证研究部分,第9、10章分别从行业和地区的角度,以我国汽车制造业和浙江产业集群为样本,对我国制造企业供应链管理的现状特点、存在问题及发展对策进行了典型剖析。本论文的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运用交易费用经济学关于纵向一体化的分析框架,分析了从纵向一体化到供应链管理发展的必然性,指出企业竞争形势的变化使得交易费用经济学所描述的纵向一体化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条件发生了变化,使得纵向一体化表现出市场响应慢、潜在风险高、不利于形成和强化核心竞争力等不适应性,必然让位于对环境变化适应性强的供应链管理。 2.以博弈论为工具分析了供应链节点企业之间的竞合机制,指出供应链管理的理论基础是合作博弈。大量重复博弈及基于EDI和Internet的充分信息交流的处境结构,使得供应链节点企业之间倾向于采取合作博弈的基本策略。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使得供应链节点企业之间的竞争具有了正数和博弈的基础,为供应链管理的帕累托改进创造了条件,使包括信息搜寻费用、交易谈判费用、契约履行费用、交易变更费用等在内的交易费用大为节约,有助于实现节点企业之间的共赢。 3.紧紧围绕交易费用节约这一主线,研究了制造企业与供应商、经销商、物流服务提供商之间的供应链关系及制造企业的生产决策优化问题。 4.将主要用于分析企业内部治理结构的委托—代理理论扩展到分析供应链核心企业与其合作伙伴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就如何克服供应链中的逆选择、道德风险等委托代理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 5.将供应链管理与业务流程再造的思想结合起来,分析了实施供应链管理对企业组织结构变革提出的要求,提出从重视职能管理向重视流程管理转变,建立以流程为中心、实施团队工作法、组织层次扁平化的新型组织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