翘嘴红鲌蛋白质营养生理学的研究

来源 :上海水产大学 上海海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feonetim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选择翘嘴红鲐为研究对象,探讨饲料蛋白水平对翘嘴红鲐鱼苗生长和饲料蛋白水平以及豆粕替代鱼粉对鱼种生长、消化、蛋白质合成与周转以及内分泌激素分泌的调控的影响。研究结果如下:   (1)饲料蛋白质水平对鱼的增重率、蛋白效率均具有显著的影响(P<0.05),含量为47.53%的饲料组其鱼体增重显著高于蛋白含量为32.58%、37.64%饲料组(P<0.05),最大增重的适宜蛋白水平是43.25%,蛋白效率最大的饲料蛋白质水平为42.5%。   (2)翘嘴红鲌鱼种适宜蛋白水平为38.0%。当大豆蛋白分别替代13.5%、27.0%、40.5%的鱼粉蛋白时,翘嘴红鲐的增重率和蛋白效率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而且都显著高于54.0%替代组(P<0.05)。   (3)饲料蛋白水平对翘嘴红鲌肠道和肝胰脏蛋白酶比活力具有显著影响(P<0.05)。肠道和肝胰脏蛋白酶活力随着饲料蛋白水平的升高不断增强,当饲料蛋白水平为50.33%时,肠道蛋白酶活力显著高于31.04%饲料蛋白组(P<0.05);40.89%饲料蛋白组的肝胰脏蛋白酶活力显著高于31.04%和35.51%饲料蛋白组(P<0.05)。饲料中豆粕替代鱼粉对翘嘴红鲐肠道和肝胰脏蛋白酶活力有显著影响(P<0.05)。肝胰脏和肠道的蛋白酶活力都随着大豆蛋白替代量的增加而显著降低(P<0.05),当饲料中大豆蛋白对鱼粉蛋白替代量达到40.5%和54.0%时,肠道蛋白酶活力分别显著低于鱼粉组(P<0.05),当饲料中大豆蛋白对鱼粉蛋白替代量达到27.0%时,肝胰脏蛋白酶活力显著低于鱼粉组(P<0.05)。肠道淀粉酶的活力没有受到豆粕替代鱼粉的影响(P>0.05)。   
其他文献
长蛇鲻(Saurida elongata)隶属于辐鳍鱼纲(Actinopterygii)、仙女鱼目(Aulopiformes)、狗母鱼科(Synodontidae)、蛇鲻属(Saurida),广泛分布于西北太平洋沿岸的中国、日本以及
我国河口区域污染严重、重要经济生物资源衰退,严重影响了河口海域海洋经济生物自然资源的健康发展。为准确评价贝类增殖与河口海域生态环境的相互作用,并为进一步规范增殖放流
在位于加州帕洛阿尔托的惠普实验室中,卡尔·陶西格(Carl Taussig)展开了一卷银色的塑料薄膜,上面布满了面积只有几平方厘米的小方格。这卷塑料薄膜,以及弃于桌子凳子上的零碎材料,虽然看似平常的银色包装纸,但是其表面的每个小方格中都包含着数千个硅晶体管。与传统平面显示器相比,这些晶体管同样可以快速成像,且其制造成本更低,寿命更长。  目前,无论是平板电视的显示器,还是iPad显示器,用来控制成
东海带鱼(Trichiurus haumela)是东海区重要经济鱼类之一,目前还没有研究在资源评估过程中引入不确定性对东海区带鱼渔业资源进行量化评估。本文应用蒙特卡罗模拟方法第一次将
本论文以奥尼罗非鱼为研究对象,通过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相同剂量的汉逊德巴利酵母、枯草芽孢杆菌和凝结芽孢杆菌,以及在基础饲料中添加不同剂量的凝结芽孢杆菌进行60天的养殖
珠江口位于广东沿海中部,是我国河口区中最富生产力的水域之一,具有重要的渔业经济地位和生态保护价值。为阐明珠江口的鱼类资源特征,本研究主要根据1986年-1987年间进行的渔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