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选择翘嘴红鲐为研究对象,探讨饲料蛋白水平对翘嘴红鲐鱼苗生长和饲料蛋白水平以及豆粕替代鱼粉对鱼种生长、消化、蛋白质合成与周转以及内分泌激素分泌的调控的影响。研究结果如下:
(1)饲料蛋白质水平对鱼的增重率、蛋白效率均具有显著的影响(P<0.05),含量为47.53%的饲料组其鱼体增重显著高于蛋白含量为32.58%、37.64%饲料组(P<0.05),最大增重的适宜蛋白水平是43.25%,蛋白效率最大的饲料蛋白质水平为42.5%。
(2)翘嘴红鲌鱼种适宜蛋白水平为38.0%。当大豆蛋白分别替代13.5%、27.0%、40.5%的鱼粉蛋白时,翘嘴红鲐的增重率和蛋白效率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而且都显著高于54.0%替代组(P<0.05)。
(3)饲料蛋白水平对翘嘴红鲌肠道和肝胰脏蛋白酶比活力具有显著影响(P<0.05)。肠道和肝胰脏蛋白酶活力随着饲料蛋白水平的升高不断增强,当饲料蛋白水平为50.33%时,肠道蛋白酶活力显著高于31.04%饲料蛋白组(P<0.05);40.89%饲料蛋白组的肝胰脏蛋白酶活力显著高于31.04%和35.51%饲料蛋白组(P<0.05)。饲料中豆粕替代鱼粉对翘嘴红鲐肠道和肝胰脏蛋白酶活力有显著影响(P<0.05)。肝胰脏和肠道的蛋白酶活力都随着大豆蛋白替代量的增加而显著降低(P<0.05),当饲料中大豆蛋白对鱼粉蛋白替代量达到40.5%和54.0%时,肠道蛋白酶活力分别显著低于鱼粉组(P<0.05),当饲料中大豆蛋白对鱼粉蛋白替代量达到27.0%时,肝胰脏蛋白酶活力显著低于鱼粉组(P<0.05)。肠道淀粉酶的活力没有受到豆粕替代鱼粉的影响(P>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