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畜禽养殖业的快速发展,畜禽养殖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已成为我国农业非点源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在未来一段时间内还会继续恶化。加强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作,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和谐社会目标的必然要求。农村户用沼气生态处理模式的大力推广对解决我国农村地区的能源和环境问题具有重大意义,沼气技术与畜禽养殖业相结合的发展趋势,具有良好的前景,衡量沼气项目的实施效果显得尤为关键。因此,对农村户用沼气生态处理模式防治畜禽养殖污染进行系统研究,不仅有利于降低畜禽养殖的污染,也有利于推动农村户用沼气池的建设。本文以福建省漳州市南靖县为研究区,以环境科学、农业生态学、环境经济学等基本理论为基础,运用资料收集、专家咨询、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分析了南靖县的畜禽养殖污染现状和农村沼气开发利用情况,以溪边村农户调查数据为依据,对农村户用沼气生态处理模式的经济、环境、社会效益进行综合效益研究,最后将“猪—沼—果”和“日本洛东式发酵养猪”模式进行原理和优缺点比较。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通过对南靖县的畜禽养殖规模、畜禽养殖污染物产生量和流失量的计算及治理情况进行分析,揭示了该地区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情况和综合利用现状,指出了猪场污染治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2)以南靖县农村户用沼气池建设情况为例,分析采用沼气生态处理模式的可行性,通过对南靖县溪边村的随机问卷调查,得出溪边村农户采纳沼气技术的情况,总结了农村沼气生态处理模式中存在的问题。(3)分别对农村户用沼气生态处理模式的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进行评价,结果显示无论是对农户还是对社会来说,沼气生态处理模式是一种经济上可行的畜禽污染防治技术模式,值得在农村推广应用。实际上农民对沼肥利用率低,沼肥效益很难体现,当沼肥效益为零时的经济效益评价表明该模式对农民来说不可行,农民不愿意主动建设沼气池。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建池成本和除补贴以外的效益是影响农民建设沼气池积极性的重要因素。(4)通过溪边村农户采用的“猪—沼—果”生态模式的实证研究,分析“日本洛东式发酵养猪”模式的原理、效益和优缺点比较,并结合南靖县的实际情况及农业结构调整和生态农业发展的需要,提出了目前在该地区应该努力推广的畜禽养殖生态技术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