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有机质及全量养分变异特征研究——以新疆和田绿洲及其过渡带为例

来源 :新疆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ghui_one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面对整体不断恶化的生态环境,荒漠化已成为当今威胁全球生态安全,亟待解决的环境问题。土壤养分与植被覆盖、土地退化相互耦合,研究土壤养分与土壤荒漠化进程之间的动态关系对改变土壤结构,防止土壤侵蚀、沙化,稳定绿洲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对于生态脆弱带的绿洲-过渡带土壤有机质、全量养分时空变化规律及成因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以新疆和田、墨玉、洛浦三个县的绿洲(简称和田绿洲)及其边缘过渡带土样为研究对象,共采集土样250个,其中剖面13组(绿洲7组、过渡带6组)。以上世纪80年代和田地区土壤普查资料为基础,利用地统计软件对研究区不同退化梯度下(恢复工程中)土壤有机质、全量养分含量进行对比分析,得出以下主要结论:   (1)有机质含量在18.14g/kg-1-1.76 g/kg之间,平均值为9.95g/kg,与1984年相比均值增加了1.92 g/kg,但仍处于极低水平。土壤全氮含量在0.909%-0.007%之间,均值为0.272%,处于极低水平。全磷含量在4.60g/kg-1.024 g/kg之间,均值为2.745 g/kg,处于中等水平。全钾在4.579-1.093 g/kg之间,均值为2.336 g/kg。全钾含量绿洲带大于过渡带,但与一些相关研究比较其含量有很大程度的降低。土壤有机质及全量养分变异系数在89.3%-3.61%之间,属于中等变异,这些变化都是结构性因素和随机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全氮和总盐属于中强度变异,变异系数分别是89.3%、3.61%;全磷、全钾、有机质为中弱变异,变异系数分别是33.31%、29.48%、38.29%;pH为弱变异,变异系数是3.61%。除了全磷其余养分均服从正态分布。由于和田地区土壤质地轻、沙性重、粘粒少、保水保肥力差、土壤次生盐渍化严重,当地养分固有的“有机质不足,氮少,磷缺”特点并没有得到改变,并且土壤中的钾素还出现很大程度的降低。   (2)土壤养分间相辅相抑,有着很好的相关关系。其中土壤有机质与全磷呈极显著性正相关,与全氮呈显著性正相关,且变化趋势总体一致;pH值与全磷呈负相关,与有机质含量呈负相关;钾和磷呈显著性正相关。   (3)在水平梯度下,绿洲土壤熟化程度与土壤肥力高低以村落城镇为中心呈同心圆分布。绿洲-过渡带土壤肥力呈阶梯状递减分布。在垂直梯度下,绿洲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变化趋势近似 “S”型分布,全磷的变化趋势形如“W”;养分的垂直变化为耕层养分含量大于底层;绿洲内部养分含量变化大于过渡带。养分淋溶作用较弱,两大景观带(绿洲、过渡带)土壤养分变异主要集中于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大的0-40cm处。
其他文献
随着“数字地球”概念的提出,客观上要求对整个地球进行数字化的表达。同时,空间对地观测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网格技术的日趋成熟,地理空间信息的研究范围已逐渐由区域扩展至
对我国城镇化的研究,可以分为土地城镇化与人口城镇化。两者在一定程度上既相互制约又相互促进,实现两者协调发展才是我国城镇化进程中的必然选择和趋势。  本文在分析山东半
偏振光遥感是近来备受关注的一种新兴对地观测方法。在早期的传感器多以目标的反射辐射或自身的辐射强度来推断目标的状态和性质,而把传感器接收信号中的偏振作为一种“噪音”
我国处在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时期,城乡建设用地规模不断扩大,分析快速城市化下城乡建设用地的特征和存在问题的意义重大。京津冀都市圈是指北京、天津与河北省部分城市所构成的
河北省是典型的复杂生态区,资源环境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且生态问题突出,以河北省为例对复杂生态区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方法模型进行探讨,结合河北省各生态区生态环境特征
后进生最需要得到尊重和关怀,从学习认知需要来优化教学策略,能够更好地调动和激活学生学习的内驱动力,促进语言知识技能内化生成。  教学对象的差异性是教师在教学中值得关注的课题。后进生作为班级组成部分理应享受到平等的尊重和关怀。探析这些潜能生形成的原因,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方法,能够在消除差异的基础上,有效激活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需求。从这些后进生的学习需要出发来优化教学策略,应该关注如下几方面:(1
空间统计分析在不到50年的研究和实践中,已发展成为研究自然界具有随机性和规律性变量的普遍性的科学方法。它广泛应用于地质、农业、土壤等研究领域,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与
随着计算机技术、空间技术、通信技术、数据库技术等相关技术的不断发展,3S技术(GIS、RS、GPS)也不断与之紧密结合,地理信息服务的应用也顺势得到了大规模的扩展;并且渗透了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到来,世界范围内的产业结构与空间格局必然要进行重大调整,不可避免的将我国各县级市产业结构的重组纳入到国际分工体系中,这会进一步加快我国经济的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