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健康环保意识不断加强,在注重服装美观、舒适性的同时,对其卫生保健功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具有抗菌功能的纺织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银由于其抗菌能力强,并且具有广谱的杀菌性能已成为当前抗菌剂发展的热点之一。本论文选用含银抗菌剂对棉织物进行抗菌整理,分别采用两种方法:一种是先制备纳米银溶胶,并将其应用于织物整理;另一种是采用在位还原法进行织物银抗菌整理。论文对影响纳米银溶胶制备的因素和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通过测定不同条件下所制备的银溶胶的粒度分布,优化了制备工艺。最终得到了一种粒度分布集中、粒径约为15~20nm、能够较长时间稳定分散的纳米银溶胶。将制得的纳米银溶胶用于棉织物抗菌整理,对比了不同的浴比、不同干燥方式对处理效果的影响。通过测定处理后织物的白度、银含量以及耐洗牢度,优化了整理工艺,并对处理后的织物进行抗菌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将纳米银溶胶用于织物抗菌整理可以达到很好的效果,经过十次洗涤后织物上银含量保留率在81%以上。当处理织物上银含量为62μg·g-1左右时,织物抑菌率可以达到99.9%,结合处理织物的耐洗牢度结果,可以推测当纳米银溶胶浓度大于10mg·L-1时,处理织物经过10次洗涤后仍然具有很好的抗菌性能。另外,在两浴法直接在织物上还原硝酸银生成单质银的整理工艺中,对浸轧法和浸渍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相同整理剂浓度下,浸渍法处理织物上银含量高,原因可能是在浸渍法中,银离子能更充分地渗入纤维。在浸渍法中分别对烘干和汽蒸两种干燥方式进行了探讨,并对汽蒸过程中影响织物白度和银含量的参数,如汽蒸时间、汽蒸温度、汽蒸湿度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浸渍汽蒸法处理可使织物在白度仅稍有降低的情况下获得较高的银含量,同时处理后的织物具有很好的耐洗牢度,经10次洗涤后织物上银含量保留率在93%以上,经50次洗涤后,含量保留率在62%以上。将浸渍汽蒸法处理的棉织物进行抗菌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当织物上银含量为60μg·g-1时,即当AgNO3溶液中银浓度为8mg·L-1时,处理织物经过10次洗涤后,抑菌率可以达到99.9%。同时结合处理织物的耐洗牢度结果,可以推测当AgNO3溶液中银浓度大于15mg·L-1时,处理织物经过50次洗涤后仍然具有很好的抑菌能力。同时,论文还对一浴法在棉织物上直接还原硝酸银的抗菌整理工艺进行了初步探讨。总体来看,在整理液中银浓度相同的情况下,一浴法处理织物上的银含量较两浴法的低,耐洗牢度也是两浴法占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