铌酸锂晶体中光诱导铁电畴反转的研究

来源 :南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mf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铌酸锂晶体是一种具有优秀的非线性光学、光折变、电光、声光、压电及热释电等特性的铁电体材料,并且可以通过不同的掺杂元素和掺杂浓度得到不同的特性,因而在非线性光学、声光、电光等应用领域中都获得了广泛的应用,是一种极有前途的非线性光学晶体材料。   准相位匹配技术在非线性光学中的应用十分广泛,周期性极化铌酸锂是一种理想的实现准相位匹配的材料,被广泛地应用在各种各样的非线性过程和器件中。相较于其它材料,周期极化铌酸锂的光学性能好,转换效率高且制备相对简单。因而研究制备具有优良性能的周期性极化铌酸锂晶体具有重要的意义。   目前常用的制备方法是外加电场极化法,这种方法的缺点是所需的反转电压很高,难以制备较厚的晶片。由于尖端效应导致结构化电极在晶体中形成的周期性的电场分布不均匀,难以制备出小周期的畴结构。   光诱导畴反转是一种同时利用激光照射和外加电场极化实现铁电畴反转的方法。其利用光照在晶体中形成光致空间电荷场,大大降低了反转铁电畴所需的电压。用光场分布代替了电极结构,能制备出更复杂和更小的周期性畴结构。故成为了一种极具潜力的畴结构制备方法。   本论文主要研究了无光和不同光强紫外光诱导下同成分和掺镁6.5mol%铌酸锂晶体的极化反转,得到了晶体的反转电压,分析了不同晶体中光照对于铁电畴生长的影响,并尝试进行了紫外光诱导畴结构的制备。   第一章,简要介绍了周期性极化铌酸锂的优良性质、光诱导电场极化反转的发展现状以及论文的工作安排。   第二章,详细介绍了铌酸锂晶体的基本结构、光学性质和铁电特性,指出了常见的制备周期性极化铌酸锂的方法,比较分析了光诱导畴反转方法和其它方法的优点与不足。   第三章,重点介绍了光诱导铁电畴反转的实验装置和实验方法,得到了同成分铌酸锂和掺镁6.5mol%铌酸锂晶体的反转电压。采集了无光和紫外光下反转过程中的畴壁运动图片,分析了不同情况下畴壁运动图片之间的差异原因。发现强紫外光照射后光诱导还能持续存在,同时晶体的电阻会明显减低并发生导电。测量了不同光强325nm紫外光照下掺镁6.5mol%铌酸锂晶体的反转电压,发现反转电压随光强增大而降低,并且在光照超过一定强度后达到饱和,不再降低。在此基础上,给出了在掺镁6.5mol%铌酸锂晶体中利用聚焦紫外光制备畴结构的条件。   第四章,对全文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今后的工作目标和研究方向。
其他文献
随着考古学的不断发展,给艺术史的研究提供了更为丰富与真实的材料,结合流传至今的文献及文物可更为清晰地还原历史。隋唐时期的墓室壁画与先前的两汉魏晋形成链条式关系,当
本文主要采用动力学李代数方法研究直线型三原子分子在含时激光场中的演化性质。激光场中分子的演化特性的理论研究是目前分子动力学领域的一个热门课题。   分子动力学是
本文应用密度泛函理论中的广义梯度近似研究了不同浓度V掺杂TiO_2的电子性质以及掺杂对TiO_2光吸收和光催化活性的影响;同时还研究了与V掺杂TiO_2能带结构相似的O空位掺杂TiO_2的电子结构,并与V掺杂TiO_2在杂质态的成键方面做了简单的比较。本论文主要内容如下:计算了V不同浓度掺杂TiO_2的能带结构,态密度和轨道等值面图,并主要从杂质态对载流子复合率影响的角度来考虑掺杂对光催化活性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