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抗滑结构及其工程应用研究

来源 :西南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df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我国各类地质灾害平均每年造成经济损失上百亿元,其中大型滑坡的发生在地质灾害中给人民的生活和建设带来的损失比重极大。传统抗滑支挡结构在治理滑坡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然而传统抗滑支挡结构难以满足特殊地质条件下滑坡治理的技术经济要求,因而革新滑坡治理技术,开发新的适应特殊地质条件下滑坡治理结构成为科技工作者的迫切任务。本文针对传统抗滑支挡结构治理特殊地质条件下滑坡的局限性,提出了一种新型抗滑结构即弧形间隔排列抗滑支挡系统结构,并通过理论对比分析、三维数值模拟分析、工程实例验证等多种方法,证明其可行性与实用性。主要取得以下主要研究成果:(1)通过对滑坡形态的分类总结得出,“深槽形”滑坡后缘呈圆弧形,滑体窄而长,覆盖层厚度大,下滑力大,滑体两侧基岩较稳定且抗力较大。传统抗滑结构即悬臂式抗滑桩及锚索抗滑桩治理此类滑坡存在整体性差、造价高、施工困难等缺点。此外从工作原理角度对三种抗滑支挡结构进行对比分析,弧形间隔排列抗滑支挡系统结构在受力性能及工程造价方面均优于传统抗滑支挡结构。(2)分析弧形间隔排列抗滑支挡系统结构工作机理,应用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基本原理推导出此类新型抗滑结构内力及位移的理论计算公式,且分析了理论计算公式中各参数对其抗滑性能的影响。对比分析新型抗滑结构与传统抗滑结构内力及工程造价,得出新型抗滑结构相比传统抗滑结构在技术及经济上具有一定优越性。(3)运用ABAQUS软件对新型抗滑结构进行三维数值模拟分析,对影响结构抗滑性能的因素逐项进行了分析,其结果与理论计算结构趋势基本一致,分析二者差异的原因,主要为理论计算与数值模拟桩顶约束条件做了不同的简化,理论计算中桩顶约束简化为铰支,而数值模拟中桩顶约束为固结。此外,数值模拟分析得出新型抗滑结构桩身内力小于传统抗滑结构。(4)对攀枝花机场12#滑坡后缘填筑体高边坡采用“填土反压坡脚+新型抗滑结构”治理方案,使其高边坡变形得到了很好的控制。此外采用数值模拟计算对比分析悬臂式抗滑桩和新型抗滑结构,得出新型抗滑结构桩身位移及内力均小于悬臂式抗滑桩。新型结构桩顶系梁约束了桩顶位移,发挥了空间拱效应作用,新型抗滑支挡结构能够治理类似滑坡(边坡)。
其他文献
相对于同等跨度的单层斜拉桥,双层斜拉桥最直接的优点是允许通行量有效增加、节约桥址处土地资源等,并且在适当的跨度内具有良好的经济性。目前国内外已经建造了一定数量的大跨
世界水利发电事业的快速发展,促使我国水利大坝也在向更高级别(300m级)快速发展,然而我国可进行大坝建设的场地又大都位于地震活跃的高山峻岭地带。这些坝体所采用的混凝土均为全
环境因素是引起混凝土结构耐久性失效的直接原因。对一般环境条件下的混凝土结构进行耐久性等级划分,须弄清楚各环境因素对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影响以及对混凝土结构劣化损伤的
储罐在商业、军用、民用、核电站,特别是石化工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它常常储存易燃、易爆的液态介质,一旦遭受地震破坏,大量可燃液体外泻和燃烧,可能导致惨重的经济损失及毁
世界桥梁发展是随着桥梁跨度的不断增大,桥型的不断丰富,结构的不断轻型化而发展的。而钢管混凝土拱桥作为一种新型的结构体系,具有质量轻、重心低、强度大等优点而发展迅速,
钢筋混凝土柱是框架结构中主要的竖向承重构件和抗侧力构件,在工作状态中往往受到轴力、剪力和弯矩的共同作用。通常的结构设计理念是要满足承载力的需求,而新兴的基于结构性能
首先,本文介绍了我国的漏损现状及漏损量估计的发展应用。漏损量估计是城市给水管网的优化调度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管网漏损量估计的实现可以加强供水企业对漏损的有效
本文利用ANSYS有限元软件对某24层高层建筑及基础与地基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建立了三维整体弹塑性模型,分析了垫层模量、长桩模量、短桩模量等因素对基础及地基竖向应力、水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高层超高层建筑不断涌现,采用型钢混凝土竖向转换结构体系的建筑也越来越多。型钢混凝土与钢筋混凝土两者形成的组合结构存在着柱子的竖向转换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