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应麟教授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总结及厌食合剂治疗小儿厌食的研究

来源 :北京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13次 | 上传用户:mc7675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全面总结王应麟教授的学术思想、临床经验,以及王老师对于小儿厌食的治疗经验,为临床医者提供宝贵的医学资源,以将宝贵的老中医学术思想传承后代。方法:通过总结王应麟教授的学术渊源,王应麟教授在治疗小儿常见病方面独特的临床经验以及通过科研方法来评价、分析“厌食合剂”对于治疗小儿厌食的临床疗效。内容:第一部分王应麟教授学术思想渊源王应麟教授是“京城小儿王”第四代传人。从事儿科临床工作50余年,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是国家级名老中医,国家第三、四、五批名老中医药传承指导老师。王应麟教授学术思想渊源主要是秉承家学,他出身于儿科名医世家,年幼时王老师便时常随祖父王子仲先生、父亲王鹏飞先生出诊,并在他们的指导下饱读医书,耳濡目染的产生了对于中医强烈的喜爱。其曾祖父王润吉老先生便是当时擅长妇儿科的名医,而祖父王子仲老先生在其父亲的影响下也成为京城一代名医,他尤其擅长汤散,以用药简单、便于服用著称。自子仲老先生时,便注重脾胃的调理,王应麟老师善用“茯苓”的特点,便是受祖父影响。王应麟老师父亲王鹏飞老先生更是享誉京城的儿科专家,曾经是北京儿童医院的开院元老,王鹏飞老先生用药精简是非常著名的,常常全方不过四、五味药物,他强调小儿用药要一药多效,并且不要用辛散攻伐、滋补过腻的药物阻碍脾胃气机。王应麟教授自小秉承家学,但在就读于北京中医学院中医医疗系时又接受传统的学院教育,接受系统规范的中医理论学习。在他父辈的影响下,王应麟教授从青年时期便饱读医书,深究博览,集采众家之长。《黄帝内经》对王应麟教授的学术思想有着深远的影响。其整体观念、脏象学说都深刻的体现在王老师的临床诊疗中,王老师认为人体与自然界息息相关,自然界的周而复始的变化影响着人体的生理与病理,人体也依赖于天地阴阳的化生。而脏腑之间又是互相影响、相互关联的。临床中,王老师认为望闻问切、四诊合参是中医诊病辨证的基础,而四诊源于《黄帝内经》。《本草纲目》也是王应麟教授认真研习的经典名著之一,王老师认为用药如用兵,医者对于药物属性、归经、功效、主治等都应该了如指掌,才可以活学活用。王老师认同钱乙对于小儿生理的看法,赞同“五脏六腑,成而未全,全而未壮”的观点,因此在临床中,王老师也是遵从这一儿童生理特点,选药组方处处以顾护脏腑功能,病情缓解时予以补益调理,且用药也以不伤害稚嫩的脏腑功能为先;病理上钱乙认为小儿“易虚易实”、“易寒易热”,王老师认同这一观点,指出儿科疾病传变快且常易寒热、虚实夹杂,故治疗不同于大人,选方用药要谨小慎微又要兼顾传变;治疗上,钱氏主张以“柔润”为原则,反对“痛击”、“蛮补”和“大下”。注重在选方用药时,一定要调理脏腑功能,以善其后。王老师正是遵从于钱氏这一原则,临床用药非常小心,方小且精,尤其不用辛温大热、苦寒泻下、攻伐消导的药物,以免伤害小儿的脏腑。钱乙师古而不泥古,善于化裁古法,自创新方,这是王老师也效仿学习的一方面。王老师受家学影响深厚,又受正规的学院教育,广阅医书,广揽群方,在临床工作中他汲取中医各家之长,学习孔伯华,蒲辅周、江育仁、刘韵远等前辈的宝贵经验,并深入民间,广采民方,独树一帜巧妙的将前人有效方剂、经典方剂与自己临证经验相结合,增减化裁创立了独具个人特色的一系列有效方剂,临床收效颇著。王应麟教授虽出身中医世家,亦受中医的规范教育,但王老师并不固步自封,不排斥西医,相反王老师还时常将中西医融会贯通,相互为用。他推崇张锡纯的“衷中参西,汇通中西医学”的观点。第二部分王应麟教授临床诊疗特点王应麟教授结合儿科特点,在生理上重视两点:第一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为“稚阴稚阳”之体,第二小儿“纯阳”之体,生机蓬勃、发育迅速。在病理上他认为因小儿气血未充,易触外邪,“易虚易实、易寒易热”,故发病急、传变快。王老师结合小儿的生理、病理特点在小儿疾病辨证时强调辨虚实,补虚泻实或补泻兼施,并与脏腑辨证、经络辨证、卫气营血辨证紧密相结合。王老师四诊合参,尤重望诊。小儿诊病别于成人,老师推崇钱氏“有诸内,必形诸外”的理论,尤其重视望诊在小儿诊查的重要性,不仅望头发、天庭、面色、二目、耳、鼻、口、牙齿、舌质及舌苔,望爪甲、望汗,而且更有其家学“望上腭”的独到之处,对于诊断意义重大。王老师遣方用药巧裁古方、勇创新方,化裁时注意小儿生理病理特点,处方力求攻不伤正,补不滞邪,依从传变,未病先防。王老师创新了一系列治疗儿科疾病行而有效的经验方,如治疗肺系疾病的“银杏合剂”系列方,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厌食合剂”“固肠止泻散”系列方,以及治疗小儿神经系统疾病的“安神益智”系列方,治疗皮肤疾病的“青紫合剂”系列方等等,均理法严谨、配伍精当。王老师继承家学并广采民方,深入民间,收集广为流传、效果甚佳的小方药,选择性的应用在自己方剂中。王老师在临床中有几十味常用药物,这些药物王老师对其都要深入的研究,用药如用兵,每一味药物都是担当多个角色,且谨遵安全的用药原则,才使得王老师的方子小而精。比如清解一切热毒的青黛;固肺、护肺的银杏;补益气血而又不热不燥的黄精;对肠道有双相调节作用的伏龙肝;咸寒而不苦寒的寒水石等等,都是老师的神来之笔。第三部分科研研究小儿厌食是常见的小儿脾胃病之一,治疗若不及时、得当,会影响小儿的生长发育,严重者造成小儿疳积。王老师治疗小儿厌食有其独特的思想,他认为小儿厌食主要病因为脾胃不和,而病机是虚实夹杂。治疗用药以消食导滞兼顾健脾胃、补肺肾为特点。整体提高小儿的身体机能及抗病能力,促进小儿生长。“厌食合剂”是王应麟教授治疗小儿厌食的经验方。他主方由黄精、茯苓、佛手、木瓜、砂仁组成,并随症加减。全方对于调理小儿脾胃功能,补脾益肾有较高的疗效。鉴于此,我们选择以“厌食合剂”为治疗方案的治疗组,临床中较为广泛应用、且有临床疗效的薏芽健脾凝胶作为对照组,制定临床病例的队列研究,收集临床资料,予严谨的统计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在治疗小儿厌食,改善厌食状况,改变体重及身高方面,“厌食合剂”的疗效都明显优于薏芽健脾凝胶。
其他文献
"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是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随着全民健康呼声的上涨,儿童的健康问题己开始引起政府和人们的关注。在应对儿童健康风险的过程中,除了已有的妇幼保
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成为目前高校人才和智力引进工作的一种重要形式。从农业院校具有行业苦、待遇低、投入少、地域偏等特点的实际出发,提出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是农业院校引
随着全球一体化,信息技术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作用越来越大,企业迫切需要实现精细化管理,依靠计算机事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将势在必行。在信息管理范围内,仓库管理系统是现代计
<正>[案例]:小张年岁不大,可她已是某国有公司的"老职工"了,四年前她大学毕业被该公司聘用,公司与她签订了为期二年的劳动合同,合同期满又续签了二年。如今她已在公司统计的
目的:了解市售威灵仙饮片的质量,为保证用药者的安全有效提供依据。方法:从全国四大药材市场安徽亳州、成都荷花池、河北安国、湖南廉桥等地采购威灵仙饮片40批,根据《中国药
会议
目的探讨血源紧缺时,动员患者家属互助献血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观察和对比互助献血群体的特点及检测不合格率与无偿献血总人群的不合格率差别。结果互助献血的与无偿献血
目的:缓解临床供血压力,保障急救和临床用血需求。方法:南宁中心血站通过建立互助献血流程,完善各项献血、输血及用血制度,理顺献血者、医疗机构、用血者在互助献血模式中的
洛阳市小学生抽动症的流行学调查洛阳医专附属医院儿科姜志红洛阳市东风轴承厂医务室冯志勤据报道,抽动症的发生率约1-7%。有报道4-23%[1]。我们于1996年2-4月对洛阳市小学生进行了调查,报告如下。
目的探讨基于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满足能否减少住院患者外出事件。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运用自编问卷对青岛市某三级医院2016年10月—2017年5月220例住院欲外出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