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晚清是中国政府确立以海外设领、建立中华商务总会和近代华校等举措为标志的系统华侨政策的开端。自鸦片战争以来面临的“近代化”任务促使清政府日益认识到争取海外侨民认同、发挥侨民作用的重要性,始推一系列侨务新政举措。侨领作为政府侨务政策执行主体和侨众之间的媒介,在侨务政策的实施过程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成为影响侨务政策成败和成效大小的关键因素。本文所研究的对象吴寿珍便是晚清侨务发端时期、活跃在新加坡华人社会舞台上扮演着侨务要角的一位杰出侨领人物。吴寿珍(1855-1909),福建漳州诏安人。晚清侨务新政时期以新加坡为重镇的东南亚华侨社会涌现出来的一代侨商领袖的杰出代表。历任乐善社值董、天福宫协理、平粜局董、天福宫董事、华民政务司保良局局员等华社职务,与清政府保持紧密联系,捐得知府衔和道台衔,为少数拥有多个清政府高级官衔的富商之一。吴寿珍响应晚清“新政”,担任中国驻新加坡临时总领事,创设新加坡中华总商会与道南学堂,成为名噪一时的华社领袖。本文通过对吴寿珍一生侨领生涯的梳理,旨在探讨的是,在晚清政治变局和侨务新政的背景下,吴寿珍在推行侨务的活动中所扮演的角色和对侨务的贡献;透过吴寿珍侨领一生的解读,解析政府与侨领的关系,以及侨领作用发挥的机制、途径及其对侨务成效的影响等,进而将中国因素作为变量,考察华人社会的近代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