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是我国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且发病率及死亡率均呈明显上升趋势。结直肠癌的发病是一个多因素、多步骤的过程,形成不同病理阶段的相应表型。肿瘤的发生和发展是正常的细胞在受到包括生物、物理、化学等各种外界因素作用后发生一系列分子水平变化,最终导致表型变化,成为肿瘤。肿瘤的发生,也是细胞增殖与细胞凋亡平衡失调的结果。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与细胞凋亡有密切的关系。在对细胞凋亡机制的研究中,人们发现,碱性螺旋-环-螺旋蛋白(basic helix-loop-helix bHLH)家族中高度保守的Twist基因不仅具有癌基因的特性,而且能通过多种途径抑制细胞凋亡过程,促进上皮-间质转化(EMT)的发生及血管的形成,同时也导致肿瘤的发生、发展。研究表明, Twist过高表达于各种实体瘤中(包括乳腺癌、前列腺癌、黑色素瘤以及骨肉瘤) ,能够促进人乳腺癌和黑色素瘤细胞系的凋亡。也有研究证实,Twist在人类乳腺癌MCF-7细胞株、结肠癌HCT116细胞株、肾癌786-0细胞株、胃癌MNK细胞株、肝癌HepG2细胞株、正常肝细胞LO2等6种细胞系中,在结肠癌HCT116细胞系中的表达最高,而在正常肝脏细胞LO2中的表达最低。而我们之前的研究也表明在HCT116,SW480,SW620三种结肠癌细胞系中,Twist基因在HCT116细胞系中表达最高。我们在前期研究中发现上调Twist基因的表达,会增强人结肠癌SW480细胞株体外增殖及侵袭转移能力。本研究通过下调Twist基因的表达,观察对人结肠癌HCT116细胞株体外增殖及侵袭性的影响,进一步确定Twist基因与结直肠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本研究将Twist SiRNA干扰质粒和空载质粒瞬时转染入Twist高表达结肠癌细胞系HCT116中,分别做为干扰组和对照组,通过G418筛选,经过RT-PCR和Western-blot方法鉴定,观察Twist SiRNA是否成功沉默结肠癌HCT116细胞株中Twist基因的表达,再通过MTT法测定并绘制干扰组和对照组细胞的生长曲线,然后通过细胞划痕实验和Transwell侵袭实验,观察Twist基因对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结果:1 RT-PCR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干扰组细胞Twist基因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通过MTT法绘制细胞生长曲线,结果显示,从第4天开始,干扰组细胞生长速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通过细胞划痕实验显示,划痕24小时后对照组细胞迁移了(25.24±1.65)%,而干扰组细胞迁移了(15.06±2.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8小时后,对照组细胞迁移了(45.37±6.79)%,而干扰组迁移了(25.77±4.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体外侵袭实验结果显示,对照组细胞发生侵袭的个数为(123±20) ,干扰组细胞侵袭个数为(68±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采用本实验方法可以成功沉默人结肠癌HCT116细胞株中Twist基因的表达。2沉默Twist基因表达后,HCT116细胞体外增殖率明显下降,说明Twist基因能够影响HCT116细胞的体外增殖能力。3沉默Twist基因表达后,HCT116细胞体外迁移能力明显下降,说明Twist基因能够影响HCT116细胞的迁移能力。4沉默Twist基因表达后,HCT116细胞体外侵袭能力明显下降,说明Twist基因能够影响HCT1160细胞的体外侵袭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