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随着基于性能的结构抗震设计方法应用的越来越广泛,静力弹塑性方法作为一种分析结构抗震性能的方法,逐渐得到了抗震研究者的认可。如何找到一种简便而又准确的求解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目标位移的方法,是静力弹塑性分析方法面临的关键技术难点之一。本文重点研究了位移系数法,分析各个参数的影响因素,旨在寻找到一种基于我国场地条件的位移系数求解方法。为此选取了491条地震波,并根据场地特征周期将其进行分组,通过对单自由度体系的弹塑性时程分析,统计回归了适用于我国场地条件的位移系数法公式。最后,本文设计了位于不同烈度区、不同总层数共11榀框架结构算例,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OpenSees进行弹塑性分析,对比分析改进的位移系数法和能力—需求谱法的有效性及差异,为结构目标位移的确定提供了参考建议。本文得到的主要结论如下:1)位移系数法求解目标位移的精度取决于参数的选取,本文通过归纳分析研究,确定了适用于我国场地条件的位移系数法的求解公式;通过研究发现,系数C1主要与强度折减系数以及结构的自振周期有关,而与烈度的关联度不大。2)对于改进的能力—需求谱法,本文对比了吕西林—周定松、范立础—卓卫东和翟长海—谢礼立模型求解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目标位移,三者差别不大,精度都能满足工程要求。本文算例中,对于多层框架结构,吕西林—周定松模型的精度稍高;而对于高层框架结构,范立础—卓卫东模型精度更好。3)改进的位移系数法确定的结构目标位移较未改进的方法更接近动力时程分析结果。本文对比改进的位移系数法与改进的能力—需求谱法求解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目标位移,发现两者精度相差不大,但改进的位移系数法计算更为简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