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子交换膜(PEM)水电解制氢用新型析氧电极研究

来源 :湖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ni1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于质子交换膜的固体聚合物电解质电解水制氢技术(PEM电解水技术)具有能效高、产氢纯度高、高压耐受性好、结构紧凑以及输入电力波动适应性强等优点,尤其适用于可再生能源电力电解制氢。目前限制PEM电解水技术产业化的主要因素为高成本(PEM,催化剂和双极板)以及析氧反应(OER)的高电位,尤其是昂贵的贵金属催化剂。针对这一问题,通过改进阳极催化剂IrO2的活性和稳定性有利于提升催化剂的性能与耐久性,进而达到节约贵金属用量降低成本的作用。本文选取价格低廉、稳定性好、微结构可控性高的二氧化锡作为催化剂载体。针对其比表面积低、导电性差等不利于析氧反应(OER)的局限性,采用水热法,开展了Co掺杂对二氧化锡载体改性的研究。研究表明,Co掺杂可使所担载的IrO2颗粒细化,显著增加了IrO2组分的活性面积,同时加强掺杂的二氧化锡载体与IrO2颗粒之间的强交互作用,降低了Ir的价态,提升了复合催化剂的活性和耐久性。其中20 at%的Co掺杂可使比表面积增大至131.92 m2·g-1,使相应的复合催化剂40IrO2/Co0.2Sn0.8O2的导电性显著提升至1.17·100 S cm-1,且80℃下1 A·cm-2运行时最低槽电压为1.748V,可得出Co掺杂对催化活性的增强效果显著。为了获得高稳定性和活性的析氧反应(OER)催化剂,本文采用表面改性/沉淀法合成了具有核壳结构的IrO2@RuO2析氧催化材料,该催化剂与商业RuO2和无载体IrO2的对比研究表明,核壳结构的IrO2@RuO2促使了两种氧化物的紧密接触,同时,覆盖RuO2表面上存在的分散良好的纳米颗粒IrO2,可以在界面电解质/催化剂处提供高浓度的活性位点,实现了RuO2固有活性和IrO2稳定性的协同效应,从而显示出最佳的活性。在单电池测试中,IrO2@RuO2具有较无载体IrO2更低的槽电压,80℃下1 A·cm-2时仅为1.653 V,在300 h的耐久性测试中,前者表现出更佳的稳定性。因此,本论文有助于合理设计高效稳定的SPE析氧电极。
其他文献
局部麻醉药在术后镇痛等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马超教授课题组前期开发了一种新型的布比卡因制剂。该制剂采用单次乳化-溶剂挥发的方法制得,由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进行包
文中采用硬件方法对人工耳蜗语音信号处理的CIS算法加以实现.分析了人工耳蜗的基本组成和CIS算法的原理,采用二阶节级连的形式来实现各通道的IIR滤波器,降低系数间的差异;采
从古至今,从外国到中国,无家可归现象一直普遍地存在在城市的阴暗角落之中。随着全世界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这一问题的严重性愈加凸显。当代社会保障体系之中的社会救助,有一部分工作就是针对这一群体展开的。英国作为第一个福利国家,对无家可归者的救助工作开展已久,其丰富的实践为这方面的学术研究提供了大量有益的经验,围绕无家可归的原因、现象、政策等理论和实证方面,学术界积累了深入而多样的分析
为了详细分析锚杆支护参数对巷道围岩稳定性影响规律,针对临涣矿7210工作面回顺的实际地质采矿条件建立相应的数值力学分析模型。通过分析确定合理的支护参数。
敦煌艺术闻名于世,是中华民族的珍宝。因清朝的没落,敦煌文物流失国外。也因自然与社会的影响,敦煌艺术逐步暗淡,它被世人抛弃。敦煌学者陈寅恪曾说:“敦煌艺术是我们国家学
阅读能力的培养是我国大学生英语课程学习的主要目标之一,是当代大学生学习英语的目的和手段,是英语学习者发展其他语言能力的基础。独立院校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学不好英语的原
使用木瓜蛋白酶在非离子型反胶束体系中对蚕丝纤维进行脱胶处理,重点研究脱胶时间、脱胶温度、蛋白酶质量浓度及反胶束体系中增溶水量等因素对蚕丝脱胶率的影响。使用生物显
<正>辽东宽甸地区栽培中草药14.6万亩,其中林下参8万亩、辽细辛2万亩、关玉竹1万亩,年均产值近3亿元,已成为当地一项重要产业,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近年来,发展无公害绿
乡村旅游在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推动城乡统筹一体化、改善农民居住环境、促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综合运用地理学、经济学方法,结合GIS空间分析工具,对
低比转速离心泵具有流量小、扬程高等特点,在石油化工、煤化工、核电和医药等工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随着流程工业领域的不断发展,离心泵朝着高扬程、大功率方向发展,离心泵内部非定常流动更加复杂,而离心泵内复杂的非定常流动产生的流体激振力会加剧离心泵的振动。本文对低比转速离心泵进行全流场的非定常数值模拟,并将作用在叶轮上的流体激振力加载到转子结构上,从而进行低比转速离心泵内流体激振力对转子动力特性的影响研究